上个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共计人。目前,全国五批共计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分布地图6月9日,是中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这群非遗人身上,他们都来自哪里?都身怀怎样的“绝技”?或许有一些,就在你身边1.安徽祁门·祁门红茶祁门18个乡镇,其中16个出产茶叶,祁门当地的红黄土壤和云雾缭绕的地理环境,以及“槠叶种”的优质茶树品种,是祁门红茶绵长香气的基础。经历发酵后,祁门红茶泡出的茶汤和茶叶的叶底均呈现红色,被称为“祁红”。祁门大师茶非遗传人·谢永中用一双手惊艳纽约时代广场16年,一位老爷子撸着袖子,反复揉搓茶叶的画面,出现在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他就是谢永中,祁门红茶的非遗传人。47年前,谢永中踌躇满志地踏入祁门茶厂,在茶厂制茶上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学徒中脱颖而出。后又到处求学,从其他师傅那里习得了所有17道的制茶工序和诀窍,而谢永中也成为现在唯一一位,全面掌握十七道工艺的制茶大师。2.徽州歙县·徽墨徽州歙县,自古以来以“墨都”享誉中外。据史料记载,南唐李廷珪取当地的制墨原料用易水墨法,质量上乘,受到后主李煜的赏识,赐其国姓,擢廷珪为墨务官。此后多少年来,徽墨一直被官府及文人雅士所亲睐,并选为贡品而独宠。非遗代表传承人·项德胜徽墨世家传技艺项德胜17岁时候接替父亲到厂里制墨,到如今从事徽墨行业已经30多年。他对制墨的每一项工作都一见钟情,如痴如醉,如同一个刚发芽树苗努力地汲取着徽墨技艺的养分。作为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在现代徽墨制作中独树一帜,在方寸墨面之上再现了书法、绘画之作,传承平雕、浮雕、半圆雕乃至立体雕刻等诸种工艺,开辟了现代仿古墨、工艺墨的艺术天地。3.陕西宝鸡·凤翔木版年画木版年画的产地众多,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以及广东佛山等,其中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根植于丰盛的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以艳丽的色彩、夸张大气的造型独树一帜,居于西北地区首位。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在梨木上刻制门神、戏曲故事、四季花卉等图案做成模板,用植物制成染料,再经过手工印刷、填色等程序,制成一张张寓意美好、形态各异的木板年画。非遗代表传承人·邰立平重拾年俗的记忆据凤翔县世兴画局家谱记载,明正德二年(公元年),邰氏家族已经开始制作木版年画。邰立平既是邰氏木版年画第20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家族事业的耳濡目染,对邰立平的影响很深,他从六岁开始便跟着家里打杂,九岁就开始系统学习年画制作,那时候的他或许也不会料想到,自己今后会像他的祖辈们一样,将一生的时光奉献给了年画,今年,他也已是66岁高龄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凤翔木版年画的画样已有种,多次走出国门,先后在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参加过50多次展览。4.云南·乌铜走银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云南“乌铜走银”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一个艳丽多彩缤纷似锦,一个素雅双色演绎古色古香的岁月沉淀之美。乌铜走银是中国最顶尖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为一种独特的铜制工艺品,始创于清末雍正年间的云南省石屏县,曾作为为皇室贡品,成为王公贵族藏家的阁楼珍宝。非遗代表传承人·金永才让“乌铜走银”一直“走”下去金永才大师是乌铜走银的第六代唯一传承人。自古乌铜走银家训极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闺女,金大师的两个女儿也只能眼看着父亲的手艺而不得传承。为了不让手艺失传,金永才大师专门在云南昆明人文名胜景区官渡古镇建立了乌铜走银传习馆、博物馆,为有禀赋而愿意倾心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学习提供专门的场所。5.广东潮州·手拉壶北有宜兴紫砂壶,南有潮州朱泥壶。这是多年来众多老茶客和壶友间流传的一句俗语。一壶热气氤氲的好茶就是茗客们的精神殿堂,宜兴和潮州,正是这殿堂内的两大柱石。几百年以来,功夫茶已经成为潮州人家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朱泥壶,也成为功夫茶最佳的盛茶容器。朱泥非遗传承人·谢华自费千万,把非遗技艺做成了非遗公益从事壶艺创作30余载,自幼秉承家传技艺。他大胆推动朱泥壶的泥料创新、工艺创新和造型创新,并力推制壶技艺公开,成功将潮州手拉壶由“土罐”,提升为“潮州手拉朱砂泥壶”。近几年来谢华创作的作品,先后夺得数项国家级特别金奖和数十项国家级金奖,分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紫砂博物馆等收藏。为了发扬朱泥壶,他自费承包北京机场LED大屏连续三个月播放播放潮州手拉壶宣传视频;免费开班教学制壶;更斥资上千万修建“明德园”,让前来学习技艺的学生,拥有一个更好、更舒适的环境。6.浙江杭州·丝绸画缋杭州素有“丝绸之都”的美称。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丝绸画缋”这项手工技艺却是鲜有耳闻。“缋”由一个“纟”和一个“贵”组成,指在真丝上添加融合了染、绘、绣等多种工艺手段的传统技艺,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平面视觉艺术品种之一,最初多用于宫廷礼服上。非遗代表·叶建明丝绸上作画他最拿手叶建明,从事丝绸加工近40年,是“丝绸画缋”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叶建明是国内少数几个能熟练掌握丝绸画缋全套工艺的人。他的作品历获省、市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银奖,年作品入围G20杭州峰会国礼遴选强,“丝绸画缋”手包作为国礼赠送东盟各国首脑。7.江苏苏州·苏绣苏绣至今已有余年历史,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布无锡、常州等地。年经国务院批准,苏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汉代《说苑》中的“绣衣而豹裘者”到宋代“画绣”、明代闺阁绣的盛行,再到清代以后不同技法的开创,苏绣艺术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姚建萍从家乡情怀到家国情怀七八岁就拿起绣针的姚建萍,已在苏绣的道路上走了40来年。姚建萍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曾六次被作为礼物赠送给外国元首。年,姚建萍领衔创作反映56个民族大团结的苏绣长卷《我爱中华》,搭载卫星遨游太空,是艺术史上首个飞天的刺绣艺术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gd/12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