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对杭州意味着什么
本文转载自元淦恭说,作者:元淦恭,欢迎您他们! 最近,朋友圈流传一篇爆款文,标题是《杭州杭州,为你我和北京分了手》。 这篇文章把杭州描述成“人间天堂”,诸多细节固然有可推敲之处,但在这篇文章的背后,一个清晰的事实是,杭州正在越来越多地吸引来自北上广深的人才。 相较于其他“疯狂抢人”的“二线城市”,杭州在吸引人才上显得更加底气十足。当谈及杭州如何从“低调土豪”转型为新的全国性门户,阿里巴巴的角色是绕不过去的。 一、省会城市中的“隐形冠军”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州成为中国GDP总量最高的省会城市,这一地位保持至今。然而,相较于更早开放的广州,杭州的许多指标一直保持着相对的优势,在当时,便可说是中国省会城市中的“隐形冠军”。 图说:杭州滨江区一瞥,滨江区拥有约40家上市公司,在浙江居于首位,阿里巴巴B2B业务即位于滨江区 许多在当时奠定下来的优势延续至今。杭州的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明显多于广州,长期高居省会城市首位,产生了许多响当当的品牌,吉利、万向、娃哈哈、农夫山泉。 而在3月初举行的“第二届万物生长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杭州“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公司)企业26家,估值超过1亿美元的“准独角兽”企业家,无论是“独角兽”的数量还是总估值,杭州都堪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远远超过包括广州在内的其他省会城市。 从中国的顶级富豪居住地来看,杭州也长期仅次于北京、深圳和上海居于第四(年比较特殊因港股牛市盛产房地产富豪的广州追平了杭州但从长期趋势来看杭州对广州仍有优势);而在年之前,杭州的房价在全国主要城市中都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当时在房地产圈所谓“一线城市”还是“京沪杭深”而非“北上广深”。 许多反映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杭州都长期在省会城市中领跑,然而为什么在过去许多年中,杭州在大众中的形象仅仅是上海的一个“卫星城市”,而远未获得像广州一样的“一线城市”的声名呢? 杭州是个典型的内生发展型城市,这和广州全然不同。杭州,乃至于浙江全省其他地区,其经济发展都依仗浙商可谓“与生俱来”的经商气质。 过去,浙商经营的行业大多是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商贸物流业等为甚,老一辈的浙商翘楚鲁冠球、宗庆后等,都是在这些行业发家。 相较于京沪穗深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浙江乃至杭州本地的产业结构并不大体导向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高人力资本的需求相对并不大。大量传统的浙商企业,在治理上也非常传统,往往依靠家族、同乡等纽带。 因此,浙江乃至杭州本地的大量传统企业(其中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甚为可观的富豪群体,但杭州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中高端服务业人口(通俗点说就是“高级白领”或者“金领”),在人口流动方向(尤其是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上)的表现并不突出。 二、阿里巴巴的“鲶鱼效应” 在公认的“一线城市”之外,杭州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城市,现在已经成为公众的共识。阿里巴巴在其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这之后一路成长为亿美元市值级别的企业,阿里巴巴高歌猛进的节奏,正好契合杭州近年来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的数据。 不同于上一代的浙商企业,阿里巴巴虽然早年以运营起家,但随着年淘宝市场的开放和此后蚂蚁、阿里云、菜鸟等生态的逐渐成长,这个“经济体”对人才的需求更趋密集,已成为中国最典型的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企业。 图说: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海创园,毗邻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城西是互联网创业的热门地区 正是基于此,杭州成为第一个对“一线城市”的精英人才有巨大事业吸引力的城市。 阿里的存在,让京沪穗深向杭州的人口流动,不同于京沪穗深反哺一般二线城市的那种基于二线城市房价较低、生活压力较小的比较优势,而让“到杭州去”成为更多基于事业发展的选择。 阿里巴巴自身是人才的高地,而在阿里本身的带动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在杭州创业,又使杭州的创业生态和人才储备得到巨大的改善。 阿里巴巴不仅成为杭州吸引一流顶尖人才的一把利刃,更重要的是,它为浙商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阿里巴巴从创业伊始,就是一家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的公司,它不依赖家族治理的模式,具有极强的开放性,阿里巴巴在中国企业中早早建立起“合伙人”机制和文化,形成了相对健康的公司生态。 在这个意义上,阿里巴巴成为浙江乃至杭州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锋。 从人才吸引力上,它让杭州逐渐和京沪深接轨,奠定杭州作为长三角“硅谷”乃至新的全球商贸中心的人力资本基础;从企业治理角度,它让浙商群体加速拥抱开放现代的治理形态,更大大提升了浙江商业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从这个意义上,阿里巴巴就是一条搅动浙江商业之水的鲶鱼,在它自身创造的GMV、GDP和税收之外,它提振了浙江集聚全国资源,拥抱世界市场的能力。 三、“杭州样本”背后的中国动力 事实上,杭州的GDP排位在省会城市中曾长期仅次于广州,居于第二位。然而,近年来杭州GDP总量逐渐被成都、武汉超越,但杭州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存在感”却不断提升。 对于顶尖城市之间的竞争而言,GDP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哪个城市拥有更具竞争力的大企业,哪个城市拥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决定了这个城市真实的财富水平,才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真实竞争力。 向小田曾非常直接地阐释这个道理:上市公司无论是IPO还是再融资,都是从全国投资者手中拿钱,但是拿来的钱,基本上投资在了所在的区域。上市公司的股东的财富,也就基本留在了当地。也就是说,财富是从全国各地流向上市公司比较多的城市,上市公司就像一个财富的容器一样。 年,杭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26家,仅次于深圳和上海,多于北京和广州。 与之相较,成都新增上市公司4家,武汉新增上市公司1家。这一数据,就是杭州和成都、武汉城市竞争力的真实差距。 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大规模招商引资,的确可以做大经济的盘子,但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本地企业和本土品牌,尤其是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企业总部,整个城市的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很难实现从“二线城市”向“一线城市”的升级。 相较杭州,广州在过去厚植本土企业的能力并不强,至今广州GDP和利税最高度依赖的还是外资的汽车业,但为什么过去广州的人才吸引力远高于杭州? 原因很简单。 在本土企业尚未崛起,高度依赖出口导向的年代,中国最好的工作机会,要不分布在具有垄断地位的国企,要不分布在外资企业。 而广州正好既是华南地区国企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更是宝洁等老牌外企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在这两方面的资源都非常丰沛。 反观杭州,无论是大型国企的数量,还是外资企业的数量,都很少,本地的浙商企业开放性也一般,自然很难吸引人才的目光。 这些年,深圳、杭州的崛起和广州的焦虑,背后其实是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 随着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本土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本土企业已经可以提供堪与顶尖外资企业相比的待遇,甚至超过后者的发展空间。 从微观角度看,阿里巴巴是杭州人才流入的吸引器;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拥有阿里巴巴和更多本土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的杭州,对全国人才的磁石效应,也是中国本土企业和品牌不断成长,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一个缩影。 杭州,相对北京、上海没有政治资源上的优势;相对深圳,没有经济特区的地位和开放近四十年的先机;相对广州,成都,没有区域性门户的地位。然而,这座城市却实实在在地趟出了属于它自己的一条路。 过去,没有人能想象这样的缺少外部资源的城市能够成为“准一线城市”,然而今天,两代浙商筚路蓝缕地创业和阿里巴巴引领的发展模式升级,让曾以“老百姓经济”而兴的浙江经济,实现了“高大上”的蜕变。 拓展阅读: 惊醒苏州:杭州的可怕,是它远不止一个阿里巴巴杭州没法不被全国。 年前三季度,杭州的GDP增速达到了10%!什么概念?这是挺进“万亿方阵”的杭州,连续6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同期全国的增速是6.7%,其它主要大城市的表现是:北京6.7%、上海6.7%、广州8.1%、重庆10.7%、武汉7.8%。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增速超过1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寥寥无几。 杭州更是在被苏州“对标”。 文 震欧治国 本文摘编自“苏州圆桌”(ID:suzhouyuanzhuo)发表于年12月23日的文章,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在离西湖不远的浙大华家池校区,这段时间,火爆的各类培训班中,说着苏州话的学员,明显多了起来。多个来自苏州党政系统的骨干力量,纷纷选择来这里充电取经。培训的最后一站,通常的安排,便是参访阿里巴巴的杭州总部。 在钱塘江的南岸,一周之内,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的宣传部门,已经接待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地多个采访团,其中光来自苏州的媒体采访就有两拨。 杭州没法不被全国。 年前三季度,杭州的GDP增速达到了10%!什么概念?这是挺进“万亿方阵”的杭州,连续6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同期全国的增速是6.7%,其它主要大城市的表现是:北京6.7%、上海6.7%、广州8.1%、重庆10.7%、武汉7.8%。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增速超过1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寥寥无几。 杭州更是在被苏州“对标”。 省委书记李强特地给苏州发展提出了“创新四问”,寄望苏州引领全省创新格局,尤其要解决在原始创新、地标企业和创新生态上的现实“短板”。 在布题时,曾任浙江省长的李强,特别点了深圳、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杭州滨江4地,要求苏州对标学习。 相比于北、上、深三个一线城市,苏州对于杭州这个近邻的,可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还停留在那里的西湖,以及一个显眼的阿里巴巴。 而事实上,阿里还只是杭州经济逆势飞扬的一杆风帆,共同驱动这个城市完成逆袭的,还有阿里之外更多的创新引擎在澎湃和扩张。这股潜藏的能量更加可观,甚至超越了G20带来的显见光芒。 “小块头”的滨江,藏着“大智慧” 如果把杭州比作眼下中国经济的一个“箭头”,那么滨江,无疑就是这个箭头的“尖顶”。 阿里巴巴,不光是电子商务的全球老大,也是云计算的世界三强; 海康威视,安防产业全球冠军; 华三通信,全球顶尖的网络设备供应商,70%的流量由其支持; 安恒信息,全球网络安全强,中国企业的行业第一; …… 在钱塘江南岸,这个只有73平方公里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居然诞生和成长起来一大批世界级的地标企业,聚集了1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余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此扎根。 探访杭州滨江,无人机齐上阵。 年前三季,滨江实现GDP.8亿元,增长高达14.5%,遥遥领先浙江和全国。其中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9亿元,同比增长23.9%,占全区GDP的比重高达79.4%。 难怪,这个“小块头”的滨江,在全国多家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排名中能够跻身“第一方阵”,排名第6,尤其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两项一级指标,更是全都高居第二。 不光是数据的抢眼,还有感官的刺激。 细节里塞着“汗颜” 此次探访杭州高新区(滨江),一路走来,一个深刻的印象是,这里几乎看不到连片的工业厂房。在钱塘江南岸,更多的是连片高大密集的写字楼,其中很多都是以创新研发为主的企业总部。 那么问题来了,阿里、海康、大华、华三、贝因美……滨江的这些“一线巨星”企业是凭什么冒出来的? 对此,滨江的管理者和创业者,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一个字的答案——熬! “真正顶级的研发总部是招商招不来的”,高新区(滨江)科技局局长周皓向“苏州圆桌”坦言,尤其像杭州、苏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想发展总部经济更是难上加难。没别的捷径,只能靠自己来培育! 在滨江,有个理论叫“树论”,意思是自己种树、自己育苗;在滨江,还有一个理念,叫“三到服务”,就是政府服务企业,要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智慧型企业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分子扎堆,他们的情商往往不一定很高,所以政府部门平时不去打扰企业,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创新。而需要我们出面协调解决各种问题时,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门。”周皓说。 其实探访中,还有两个细节令圆桌观察员印象深刻。 一个是两箱方便面。 在滨江科技局的一间会议室里,我们留意到墙角里搁着两箱方便面。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在滨江各部门,加班是常态,就像创客空间里的那些年轻而有激情的创业者,党政机关的上上下下也是拼得很。 另一个是特别的饭点。 中午11点20分,高新区(滨江)发改局副局长张志真在接受完采访后,又匆匆赶去参加11点半的另一个会议。后来得知,这里的管委会明确规定,副处级以上人员的午饭时间定在12点30分,这样的错峰,是为了避免各个部门在午餐时段办公室里无人在岗。 “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就像空气一样,平时他们感觉不到,但是又离不开。”滨江官员的这一比喻,道明了他们眼里的“政企关系”。 正是政府一直以来秉持的这一“店小二”的服务姿态,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心志定力,滨江埋头耕耘25年,终于熬过了漫长的“默默无闻”期,营建起一个专门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的“类硅谷”生态体系,开始收获自主创新的红利。 “熬”出来的“地标”牛企 一个“熬”字,几乎道尽了滨江自己培育创新型地标企业的秘辛。而能“熬”的,不光是政府,更重要的是企业。 海康威视的车间,研发人员正在调试各种监控设备。 围绕安防的主业和主线,做探头起家的海康,正向无人机等前沿领域拓展。 在海康威视的总部展厅里,各式各样的监控摄像头、智能仓储机器人、无人机、停车场自助终端等数十款高科技产品和应用让人眼花缭乱。从年的万到去年的亿,这家从做监控探头起家的企业,销售额一路飞涨,年一举坐上全球安防行业第一把交椅。 每年销售额的7-8%用于研发投入,去年的数字为17亿。全球1.8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就有人,其技术团队的平均年龄仅为28岁。这些数字背后,正是海康威视迅猛发展的关键所在。 和其他地方的一些民企老板,挣了钱就买楼炒股,喜欢赚快钱不同,滨江的创业者,尤其是大企业家,更多表现出的,是对创新的执着和对主业的专注。 数据显示,滨江每年研究与试验经费(RD)投入占GDP比重平均达到13%-15%,为全国所有高新区最高。而相应的,房地产的税收比重,只有百分之十几,同样在全国罕见。 在投研发还是投固定资产这道选择题上,无论是滨江政府,还是企业,都毅然选择了前者。 而无论是海康威视,还是华三通讯,回望这些标志性的高新企业成长的来路,其看重的不是跟风挣快钱,而是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认准了原始创新,舍得坚持研发投入,历经“十年磨一剑”般的煎熬,方才登上行业的巅峰。 年初,滨江新一轮“计划”启动,意味着“国产”博士不再被拒之门外,并且都有可能获得最高1万元的创业资助。 其实,长期以来,杭州的官员们也一直在紧盯着苏州的发展动向。 一位滨江的官员悄悄告诉圆桌观察员,多年之前,当他问到一个苏州的开发区,那里产值和纳税最大的两家企业是谁时,苏州官员告诉他“阿迪达斯和欧莱雅”,得知这一答案的那一刻,他“松了一口气”。 世易时移,当下的这一刻,该轮到苏州紧张了…… 文章来源:元淦恭说 作者:元淦恭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编辑:竹书流年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好白殿疯病治疗方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gd/2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亲子春游篇感受大自然的生灵杭州野生动
- 下一篇文章: 绿色浙江自然学校正式入驻杭州市滨江区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