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杭州日报全媒体新闻中心蒋波

11月10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报业新媒体大会”上,公布了年度《中国报业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杭州日报》在副省级地市级党报五十强榜上位列第二。

中国报业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

副省级地市级党报十强榜

年4月,“杭州日报”做了一系列的核心活动。配合以内容定位的不断摸索,“杭州日报”很快把原创内容和本地新闻做强,粉丝数迅速突破百万,赶超了许多“先发部队”。

年5月至今,“杭州日报”在刺猬公社出品的纸媒公号排行榜上稳居前十名。

一有新的平台,就大胆尝试;瞄准读者和用户会向哪里迁移,立马做出改变——这已经成为了浙江省内机构媒体深入骨髓的应激反应。

破冰部门壁垒

用机制保障信息全流通

一些报社虽然设立了专门运营新媒体的部门,但采编部门往往与之割裂,这样的架构使得部门和部门之间存在着无形的壁垒。

《杭州日报》就很不一样。全媒体新闻中心是合并了城市新闻中心和网络新闻中心产生的新部门,本身就是一个融合的部门。

领导直接参与到新闻报道的协调与指挥中。

当民生新闻、热线新闻发生时,从记者采写到编辑,整个流程就会很流畅,节约了许多时间。因为实行无缝对接,我们的速度会非常快。

有了机制的保障,才能实现新媒体新闻报道时的“快、狠、准”,这是产生爆款的基本条件。

年7月26日,全媒体中心的记者晚上9点多得到消息,由于G20杭州峰会模拟演练,杭州部分道路将被采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但具体发布时间却是个未知数,记者与值班编辑密切这一消息的动态发布。晚上11点多,记者在“平安杭州”的微博平台看到了交通管制的具体信息,便迅速成稿发给编辑。零点28分,“杭州日报”官方便推送了此条消息,由于推送及时,这条推文瞬间突破“10万+”。

年8月25日,当我们得知8月28日晚上会有G20晚会烟花试播后,立即组织视频小组,分4路布机位,从不同角度捕捉烟花的镜头。8月28日当晚,视频小组拍完烟花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后期制作立即将短片剪成2分30秒的集锦。文字、图片处理同步进行,赶在早上7点左右那波阅读早高峰前,将公文推出。由于该内容为独家发布,的阅读量最终达到78万,视频总播放流量万+。

从用户角度出发

让“亲民”不再是句口号

对于亲民这事,杭州日报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

“党报,就是很高冷的形象。”这是大多数读者的印象。

但亲民,在杭州日报这里已经从一句口号,变成了一种理念。

杭州日报的稿件不再是单纯地搬运报纸上的内容,有些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稿子,会单独去做。而有些新媒体和纸媒都适用的题材,在编辑的角度上,有时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杭州日报的稿在编辑时更注重一些轻语言和碎片式的表达,但碎片式的表达不代表逻辑也是碎的。

比如,杭州申亚成功的消息,杭州日报的提前策划,将杭州与亚运会拟作一男一女,通过杭州(男)追求亚运会(女)的过程,展现出杭州内外兼修之美,最终通过求婚成功,引出申亚成功的结果。在同城同题材的事件中,这条脱颖而出。

制图、带入式场景、沉浸式阅读,用人话去写作,让读者可以一口看完,无阅读障碍,稿件内还会有各种惊喜等待细心的读者去发现。

大量的10W+甚至50W+的稿子,网友留言一致好评。而编辑,通过及时给网友的评论留言,做好与粉丝之间的隔空交流。

留言也是一门技巧,不能是生硬的语言,时而俏皮,时而鼓励,时而是个段子。

通过如此的交流,网友留言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抢每天的沙发,也成了一些忠实粉丝的日常爱好。

坚持原创打破固有思维

用独家坚守新闻理念

杭报官微做强“本地原创”,以有料、有用、有爱、有趣为内容定位。

如今有着近万个公号,正因如此,浮躁成了业内的普遍心态。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有诚意的公号?

原创是一条必须坚持的道路。

独家从选料开始。除了记者从线口独家挖料外,每一个投诉电话里,也孕育着金矿。

这篇西湖群山被喷红漆就来源于一通的市长投诉热线,而这通公开的信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便有了以下的报道。

用新媒体的笔触解构一篇传统报道,行文夹叙夹议,观点贯穿全文,最后以提炼的“微议”收尾,让人读起来一气呵成。

有独家的料,自然能成爆款,但由于同城媒体太多,能形成独家的就少之又少。

那怎么办?

我们在处理同城、同题材的报道时,必须找到独一无二的思路、视角。

《10天后,杭州将惊呆各国领导人!提前先给你看点私货...》,盘点出杭州20个景点PK其他成员国的知名景点,转发2万余次,阅读量31万+,点赞余次。

《杭州这条惊动了超多大腕!你还坐得住?!》,从古人的朋友圈拼诗的角度出发,引出杭州的美自古转发2千余次,阅读量10万+,点赞余次。

类似于这样的报道,我们还有很多,每天的谈版会就是一次烧脑过程,一些脑洞大开的idea,最终出来的都是爆款。

给出最好看的原创内容,及时发布老百姓急需的信息,就是我们对粉丝最好的回馈。

遵从规律让数据辅助经验

但这并不是一切

每周五,我们都有一次例会专门研读一周数据。

例会上,我们会排列出本周内头条的转发量与阅读量列表,一周所有新闻的转发量与阅读量排行表。

通过研读数据,我们从低转发高阅读的标题中提取关键词,从高转发的内容中总结选材类型,总结哪些内容更加具备传播性。

取长补短,让更多的内容冲上10万+。

大数据时代,读懂数据,就是读懂用户的阅读习惯。

当然,阅读量10万+并不是一切。

数据虽然可以真正地做到客观、公正,但数据是不具备感情的。数据仅是用来辅助我们工作的,是我们了解用户的一种途径。作为杭州日报,我们有着自己的责任与坚守。我们出去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着思考、温度与力量,这是一种追求,也是一份凝聚力。

点击右上角分享你感兴趣的内容

小编24小时不定时在线

欢迎交流

?

投稿:

hzrbywjl

.







































白癜风能传染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gd/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