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台钱江视频

抖音上搜美丽浙江有惊喜

你工作园区的景观是怎么样的?相信很多人眼前浮现的是这样的场景:高大的树木耸立空中,下方是茂密的灌木丛,杂乱无章没有层次;雨天路面湿滑,夏天蚊虫滋生;石凳上很久没有落座,布满了灰尘……

公共景观区域原本该是员工交流休憩的场所,但是由于年久失修,难免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灰空间”。

创建于年,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史。白色的建筑立面简洁现代,气质庄重。在改造之前,它的大院也存在景观缺失,公共区域没有活力的问题。

(省规院景观提升前)

此次绿城房屋4S操刀景观改造,给它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新增景观名片

在大楼门口,第一眼就看到省规院的简称,四个气势庄严的字母:ZPDI。边上的,记录着省规院诞生的日子。字幕四周被茂密的灌木、黄紫相间的花簇包围,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原本这里只是一片灌木丛,如今经过绿城房屋4S的改造,让省规院新增加了一张景观名片!

在ZPDI的标识后面,绿城房屋4S特意做了一排平板置物架,地面还铺就了红色的木板,方便员工和来宾在这儿喝杯咖啡聊会儿天。

园区变成了生态公园

省规院标识的前方,是一排挺拔的银杏树。这次的改造中,绿城房屋4S也将它们扶正,让它们茁壮成长。

原先省规院景观特色不鲜明,草坪、树阵、行道树,都无法让人集中视线。这次的改造中,绿城房屋4S延续了原有的场地肌理,重点对小楼附近的植物空间进行了梳理。

如果你站在银杏树边,眼前一副美丽的画卷缓缓展开:大片的草坪满眼皆绿,在草坪的尽头,则是低矮的灌木,紫色的黄色的花卉点缀其中,紧挨着的便是连绵的高大的树木了。置身其中,宛如身处寂静的公园之中。

原本在大院门口的庭院之中,交流场所缺失,只配备了几个矮小的石椅,利用率很低,近乎荒废。远处的景观还设置了一排木栅栏,更显突兀。

(省规院景观提升前)

而通过绿城房屋4S的改造,栅栏拆除了,石椅也更换成崭新的木质坐凳。在树阵下排列的坐凳装置,形成强烈的阵列感。

可以上下滚动的图片

坐凳装置不规则的环形也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律动感,形成了框景。工作之余,憩于长凳,或坐或卧;清风拂过,行于汀步,感受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引入“海绵城市“

在此次的改造中,绿城房屋4S还进行了海绵城市的尝试,地面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另外,整片园区绿植上,你看不到一个井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绿城房屋4S公司旧改事业部副总经理章雪苗

这个是绿城的手法。一般的井盖,在绿化中会显得比较突兀,不太美观。因此,我们对原有的井盖进行了改良,采用下沉式的植草井盖,井盖上种植草坪,使得井盖与周围绿化完美融合。同时,在每个井盖下面,都增加了防坠网兜,保证安全性。

白色外立面变成四季皆绿的景墙

在省规院2号楼的这面墙上,原本只是白色外立面,如今改造完之后变成了一面垂直的景墙。

改造前改造后

多种植物美化装饰了整个墙面,一年四季都带来清新、自然的气息。它的造型,取自《富春山居图》,展现了浙江山水的诗情画意。

绿城房屋4S公司旧改事业部副总经理章雪苗

这面垂直景墙我们运用了可蓄排水模块化种植容器。它的背后是一套智能的给排水系统。该套智能系统,既可以远程控制,也可以自动进行浇灌。自动浇灌时,通过预置的雨量感应器,空气湿度感应器,将收集的结果反馈给设置好的浇灌程序,程序会自动对垂直绿植进行滴灌,既保证了绿植的供水,又不浪费水源。同时,这套给排水系统预留了植物营养液的补给口,保证绿植的养料供应。

二号楼的景观提升不仅仅是一面景墙,入口处的变化也非常大。佛甲草、银姬小蜡、花叶薄荷、拂子茅、黄金间碧玉竹等数十种多年的开花灌木共同组成了生态花境,漫步这里,增添了一份雅趣。

多层实木墙面和天花板吊顶连接在一起,变得温馨质感、井然有序。

绿城房屋4S公司旧改事业部副总经理章雪苗

我们不仅做了景观绿植的层次化设计,还在吊顶墙面、雕塑山石方面进行了考量。吊顶及墙面改造的灵感来源于流动的水波,象征着浙江的水。正对对景为一座雕塑,背景为一组低矮的雪浪石和绿色植物,雪浪石象征着浙江的山,抽象的雕塑表达了规划让山水更清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在这里,江南的诗情画意举目可见,在这里,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也更加和谐融洽了。

如今,在二号楼边上,绿城房屋4S还新装了一面镂空的墙,墙上有扇方窗,通过方窗,恰好能看到一棵挺拔的无患子。

在墙面右侧,还镂空了一个大字:生,内置渐变呼吸灯光,夜晚能够静静地呈现生生不息的明暗变化。

夜幕之下,生生不息;银杏树下,光线洒满了树叶;省规院也在灯光的映照之下,熠熠生辉。

钱江台钱江视频原创,视频来源《财富地产家》栏目。转载须注明。

由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gd/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