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线半大都市“限牌限号”合适吗?全国限牌限号大起底——山阴道上桥

一、目前全国计有北上广、贵阳、天津、杭州六大城市限牌,而二、三线城市基本不限。上周末,绍兴市治堵办,选择在周末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公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在一两年内绍兴这个三线半国际大都市,有望随着国内特大型城市的步伐实施限牌。随着去年三月份杭州限牌政策的突击颁布,也让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贵阳、天津之后第六个实行机动车限牌的城市。目前,已经限牌的城市中,截至年,北京市汽车保有量超过万辆,而上海市也超过万辆,广州市亦已突破万辆。还未限牌的较大城市,成都已经超过万辆,而深圳也将突破万辆,就连郑州也有万辆。而根据绍兴市治堵办在同时公布的消息,“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是辆”远远未达到,还未限牌城市万辆以上的机动车保有量,更没有达到北京万辆的标准。二、绍兴的公交配套落后,限牌会不会成为邯郸学步前文我们说了,现在全国实行限牌的只有六个省级或者副省级省会城市,车辆保有量也都在万辆以上。再看看公交配套设施。年杭州实行限牌,当时有很多人比较了杭州和现行限牌的五个大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差距。杭州的地面公共交通目前还是以公交车为主,对比天津、广州限牌时的情况,杭州公交仍常遭人诟病,比如,线路不成网,收班早,公交专用道不“专”等问题。而反观我们大绍兴,公共交通情况只会比杭州更糟糕。以地铁、的士、公交、主干道、道路状况五方面来说,相比于其他限牌大城市。杭州的长处我们没有,杭州的短板我们都有,连杭州这样的城市限牌,尚且充满了争议。真不知道绍兴治堵办拿来的勇气。对照当时杭州等城市的公共交通指标,我找了绍兴的类似数据。绍兴地铁0条0公里。出租车不到两千。公交线路越城、柯桥、上虞三区5家单位现有公交线路条,公交车辆多辆。越城公交车才余辆。主干道以单项2-3车道为主。这些数据比较那些限牌的大城市,基本是无法直视。三、广州限牌4个月,收入1.5亿元。杭州限牌,保守估计年收入2.4亿元据统计,广州从年8月广州第一次实施中小客车增量指标竞价以来,截至年11月底,限牌四个月,收入1.5个亿。年计划拍卖车牌收入3.6亿,但“限牌”导致“其他交通运输支出”从去年万元增长到今年计划的3.6亿,激增13倍。也就是说限牌后的收入,和名义上增加的支出,基本持平。问题在于,这些支出都只是方向性列明,没有向社会做收支明细的公布。限牌收入如何使用,在各大城市基本处于不透明状态。年3月,杭州宣布限牌,今后每年杭州将限额办理8万张车牌,其中80%通过摇号产生,20%通过竞价产生;其中竞价的底价为1万元,实际成交价格估计会在1.5万到2.5万元,根据刚需不同,可能会有波动。最保守地估算,杭州市政府每年至少将因竞拍车牌增收2.4亿元。上海是中国最早限牌的城市,从年实施牌照竞拍以来,上海市的车牌拍卖收入总计已经超过亿元;近两年更是增长迅猛,年1月,上海车牌最低价达到73元。-年上海的车牌拍卖情况:收入.12亿元,支出共计.89亿元;虽然上海市政府多次向外界表示将实现收入支出透明化,但至今未见明细公示。结语:从舜江路没有公交车的公交车道,到最近要学习中国六个一线城市,在二线城市还未推出限牌限号措施的时候,率先在绍兴这个三线半大城市限牌。治堵办在绍兴可谓声名鹊起,一鸣惊人。如果你问他,这是为什么?相信他肯定会告诉你,为了让城市更美好——治堵、治雾霾。从绍兴三线半城市远远不到万辆机动车保有量,从绍兴公共交通欠发达的现状看,限牌限号成为笑谈,让大绍兴有一次上新闻头条,指日可待。

关于治堵,我也说几点——中国大叔

绍兴是一座小城市,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也到不了杭州5年的规模。本着城市为人服务这个宗旨,我认为城市治堵要改变思路,绍兴应该是一个适合私家车使用的城市。绍兴人均车辆并不多,但过于集中,而集中的根本问题是,土地规划的远见与能力。依我看,10年前政府就应该有预见今天的眼光,而且也并不需要预测,近有国家大城市的先例,远有国外进入工业时代的后的实例,更有这些年来汽车与收入增长的数据。没有理由预见不到今天的汽车数量,10年前环城河内就应该严限新建筑,让城市疏散。绍兴路是小了点,但老城区外的道路,可以建设时有远见一些。适当的绿地预留既省钱,又方便日后改建,如解放南路延伸,应该至少按6车道预留,但很可惜没有。如绍三公路,中间的花坛预留不错,但是为什么又种了那么多乔木,是永久目的,是权宜之计?有序与合理的规划,可以让路道的利用率提高。城西钟家湾的位置,设计的真是复杂,本来只是一个十字路口,结果建成2个十字路加一个3叉路口,分三次建了三座立交桥,还是免不了会有红绿灯(绍大路与二环北路口)。老城区只要有空地,就建房子,全然不顾及停车的必要性,而为了通畅,又把交通设计成绕来绕去,增加了车辆滞留路面时间。通畅的标准是看要花多少时间停好车,而不是看路上的平均车速。几乎所有老城区内的小区,停车都很痛苦的事,老小区先天不停,但新小区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连镜湖的小区停车位都仍按1:1配,极不理解这种思路。建议短痛不如长痛,彻底解决交通问题,绍兴这样的城市,以三区来看,将来也是分散型的,私家汽车肯定比公共交通方便,我认为公共交通只需要集中做好主线就行,支线必亏。首先应该规划建高架快速路网,先明确规划好三区的快速路网,目的以承载主要车流设计,如绍兴与柯桥之间的上下班车流,绍兴与袍江之前的上下班车流。目前看需要建东西高架与越城环线高架。个人认为最合理是,柯桥到上虞沿过二环北路建分段建东西高架,柯桥到绍兴可先建。老城区的二环西路,城南大道,平江路做环线高架,平江路正好过隧道后接东西高架。远期规划所有三城区到各高速口都应该是快速路。搬迁主要公共单位到快速路附近,把大型公共单位搬迁到高架沿延的城市外围,医院都应该停止扩建,搬出城区,如妇保与二院,高中可以向全寄宿方向发展,大型居住区也应该安排在交通线附近。居住区增加停车位与支路,停车方便,就是加快车辆离开道路的基本条件,小区内的小花坛都可以改造成停车位。增加晚上单侧可以停车支路,可以改建一些小路的人行道宽度。未来是汽车时代,人只会在点上步行,而不是线上步行。未来的商业也必集中于综合体的点上,而不是会再有大量的沿街商铺,停车位决定商业的分类布局。

绍兴市治堵办:“治标不治本”、“唯上不唯实”歪风难改!——leeon

自绍兴市治堵办成立至今已经做了不少动作,从刚开始的“满城尽是红绿灯”、“红绿灯变霓虹灯”到前几个月为完成指标设舜江路公交专用道,上周又传出在未来几年内,在市区率先实施机动车限行限号。一个个模仿、达标的计划一次次出现在市治堵办的工作日志上。绍兴真需要限行限号?对绍兴这座城市未来发展会有影响吗?限行限号也在简单模仿其他大城市吗?绍兴市区有多大?平方公里,全省第二!老城区有多大?8.3平方公里!绍兴堵不堵?老城区内只有少数几条主干道会在早晚高峰时候拥堵,潮汐现象非常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去简单的推行限行甚至限号是不是太过于草率?达标目的太过明确?城市发展和建设离不开人,人离不开交通工具,在公共交通体系尚未完善、新城还是空城、市区面积骤然扩大的今天,绍兴是否需要限号限行也是一个巨大的疑问!绍兴市区面积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南京、杭州,三区融合市区崛起正在抓紧推进中,在机动车这一普通老百姓自有最快交通工具被限制后,为实现三区之间人流、物流、商流的快速运转带来了巨大挑战。从目前情况看,市区公共交通体系规划调整面临着站场少、线路调整困难、人口分布不均、潮汐现象明显、管理运营体制不完善等众多困难,要在短期内实现公交体系快速化、完善化、准点化无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从报批到建成还需要10年之久,在此期间只能通道市民自身的快速交通工具实现区域间联系。绍兴总体城市规划年得到国务院批准,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在原先总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编,但是总体来看规划思路清晰、路网结构完善。但是在现实中,在城市规划中还面临巨大的问题。落实起来慢、难、乱,造成“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现象。城市总规对城市建设有其强有力约束性和指导性,人为改变或短期内改变国务院、省府批准的城市总规是不可能的,绍兴在10多年发展中也在按照其思路发展,但是完成总规上的建设还是“路漫漫”。在城市交通路网不完善,特别是新区道路宽广又少车的情况下去推行限行限号是不成熟的。绍兴市区总人口多万,远期规划万,市区面积则有多平方公里,在人口分布上:新城无人老城人挤人。在这样的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情况下是不需要限行限号的,限行限号只能阻碍三区融合,阻碍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减弱城市集聚力。建议老城区尽快建立慢行系统,逐步实现古城区无车化。公交方面因在目前资源基础上加快换乘枢纽建设,实现柯桥、越城、上虞三大主城区内快速换乘,镜湖新区、袍江新区、高新区、滨海新城、柯岩区域、南部山区等地因建立快速公交通道,实现公交在新城区、人少区准点、快速运转。现在市治堵办的多项政策只是在最快的时间能达到效果,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治堵目标,无法对城市今后建设发展负责,无法起到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怎么会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sj/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