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京剧茶座4月1日赴苏州京剧文化走
人间天堂是苏杭,京剧票友是一家 ——4月1日赴苏州京剧文化走亲 演唱结束后,吴海梁先生设宴款待我们,最后合影留念。 (这张合影照片是师弟宋烨拍摄的。宋烨在苏州发展,听说娘家人去了,上完课就赶紧过来“探亲”了,时间仓促,也没和他的合影。) 4月1日我们杭州西湖京剧茶座一行15人,分别开了5辆小车驱车前往苏州,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苏州闹市区十全街旁边的一条幽静的小巷里,这里就是苏州市著名东吴京剧票社的活动场所。 去年就和苏州科技大学的王永庆老师约定,来一次苏杭两地的京剧文化走亲演唱会。在上反复和王老师定时间,最后就定在4月1日。说起和苏州东吴京剧票社的友情还是有点渊源的。大概在年左右结识东吴京剧票社的各位艺友,他们演唱水平高,素质好,在那几年里我们两地的联手活动还挺多的。苏州朋友来杭州参加过我们京剧茶座成立十周年的演唱;我们也赴苏州参加了他们发起的“天堂之声京剧演唱会”,我在苏州演出过《坐宫》和《祭塔》,《坐宫》还是与东吴票社的老社长陈熙炎老先生演的,可惜老先生已经走了好多年了。钟强在苏州演出的京剧版本的《牡丹亭》还是首演,后来又演了《西施》。我们的小师弟周鸣在苏州也唱得很红……一来二去,转眼十多年过去了。 吴海梁先生在做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我们杭州的票友们 钟强代表杭州票友朋友致答谢词 演唱会主持人张晓莺 画家大老崔先生送上一副左手书墨宝-----天下票友是一家 这次再赴苏州,一是看望老朋友们,二是向他们取经和学习。东吴京剧票社成立到现在已经有30周年,他们的根基很牢固,乐队力量很强,社员们都很团结友爱,这样一支票友队伍在全国也是很优秀的。 社长吴海梁先生是苏州教育局的领导干部,他是马派和李派的爱好者,我们曾经同台演出过。他的《野猪林》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唱得规矩,演得入情,生活中他是个谦谦君子,为人绅士。如今在他的率领下,东吴京剧票社上了好几级台阶,他要求每一位社员都要用高标准来学京剧,演京剧,用高水准的演出来奉献给观众。吴海梁先生把这个票房搞得有声有色,传统戏专场、现代戏专场,一场接一场,每年都有好多场精彩的演出。东吴京剧票社名声享誉全国,吴海梁先生功不可没的。(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网文,里面有一句话我还是记得很清楚,大致是这样的-----如果全国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都喜欢京剧的话,或许贪官会少很多很多,因为他们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琢磨京剧了,玩京剧的瘾头大了,贪心就小了。) 再说说王永庆先生。王先生在苏州科技大学工作,痴迷京剧几十年,他把女儿培养成了专业的京剧老师,在上海戏校工作;现在又将外孙培养得非常好,小家伙会唱好多老生唱段,在我们京剧茶座里一开口,就被热烈的掌声烘托。看这架势,估计小家伙也有可能传承京剧艺术,给他外公最大的欣慰。 王永庆先生是个京剧活动家,经常在外面参加票友的联谊活动,全国各地有很多票友都与他结成艺友。王先生古道热肠,待人真诚热心。前年山东名琴票于红五先生到苏州参加战友聚会,临时要他表演京胡演奏,苦于没有随身带上自己的京胡,我给王永庆先生打了电话求助,王先生二话不说,立马答应,第二天冒着雨,将京胡送到于红五先生的手里,等于先生用完后,他再赶过去拿回来。此事让于红五先生很感动,多次要我替他感谢王永庆先生。这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在他生活当中类似事情是不胜枚举的。 东吴京剧票社有好多水平非常高的票友,我们去的当天看到了徐智明大夫,他的麒派戏地道,是由于从小就被麒老牌收为义子,并且他的小生戏相当的棒。这次我们既欣赏到了徐大夫的麒派戏,又欣赏了他的《白门楼》,近距离欣赏到了他高超的演唱。 丁桐力、郑光瑛夫妇是东吴京剧票社的老生青衣的好搭档,他们俩也来过我们茶座几次,丁先生的老生唱腔,郑光瑛的梅派味道,让杭州的京剧爱好者都有很深的印象。再者,郑光瑛的干爸和我们叶鸣兰老师是师兄弟,叶老师去世前带着我和叶丹青师姐一起去泰州拜望过老师哥,他们见面时的情深意厚让我们动容,久久不能忘怀。那次在泰州也和光瑛聚过,以后就一直不断,经常联系。 此次去苏州,有很多的感受,他们的乐队,他们培养青年人的举措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上午到达目的地后,就听见了丝竹弦乐的皮黄声腔,一踏进门见台上一个爸爸带着两个孩子高唱着《洪羊洞》,大孩子8岁完全能和爸爸同步演唱了,小的孩子大概3岁,正在牙牙学语中,也随着伴奏哼哼唧唧的学唱,这一幕让我们很激动,京剧从娃娃抓起,他们做得非常棒!还有一位99岁的老太太在我们去之前已经唱过了老旦戏,看到我们非常的高兴,她笑着用没有牙齿的嘴巴和我们说她是这里的社员,每个礼拜都来唱戏,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太厉害了。 下午去了青年京剧票房,年轻人们又学唱又学武场,一段唱完又坐到武场里接着打,这一点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的青年来学打击乐了,有时接不上手王辉老师坐上司鼓席位,以解燃眉。 一天的时间实在太短,听到的,看到的非常多,但记忆有限,只能挂一漏万写一些心里的感受,我们同去的票友朋友也有很多的感想,他们或是拍照,或是录像,留下了这次在苏州的美好印象。惟愿苏州东吴京剧票社的艺友们早日来杭州展示他们的风采,给杭州的京剧爱好者来一次美的享受! 吴海梁先生一曲《野猪林》大雪飘,再次领略了他追求京剧几十年的深厚功底。 这是东吴京剧票社的乐队,京胡就是著名琴师朱正凡老师,朱老师在我们茶座也伴奏过好几次,是京剧茶座观众们很熟悉的名琴师。(京二胡:郑群、月琴:白剑虹、三弦:王冬生、阮:马九如。司鼓:张良、徐智明、小锣:窦培、铙钹:陈健、大锣:徐智明、张良) 京剧票界的热心人,活动家王永庆先生在演唱中。王老师不仅老生唱得好,他的伴奏在票界也是一流的,这段唱完后,就坐到乐队里和朱老师轮换着伴奏了。 王永庆先生在伴奏中。(京二胡:张少林老师) 苏州著名的大夫,麒麟童的义子徐智明先生在演唱《追韩信》三生有幸。 东吴京剧票社里九十九岁的老票友让杭州的朋友们“惊到”了。老太太是袁培黎大姐的母亲,袁大姐唱梅派,现在一直在东吴票房里做后勤工作,十分称职。 我们一跨进大门第一眼就是看到这个感人的画面----姜正明先生带着两个儿子在演唱《洪羊洞》。 东吴票社的王鉴清女士在演唱《锁麟囊》,多年不见,王鉴清大姐的演唱大有提高,真当刮目相看了。04年她女儿结婚还是我做的司仪,如今她的小外孙都已经上初一了,说白驹过隙真是很准确哦。 大老崔先生在自己的声腔中陶醉了----《盗御马》 邢瑞金傍着吴海梁先生对唱《武家坡》。 朱晓强与郑光瑛演唱《坐宫》,苏杭两地票友临时搭档,轻车熟路唱“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 邢瑞金和李桂新老师在演唱《武家坡》。 董金花在演唱《锁麟囊》的“一霎时”。 潘谷萍演唱了《钓金龟》的二黄慢板。 沈田华演唱了《摘缨会》 陈宜星从英国留学归来,痴迷京剧艺术,这是他在演唱《四郎探母》杨宗保巡营,正好被我们“相中”。恰好近期他在杭州工作,我们就邀请他参加5月5日的青年京剧演唱会。(照片左侧弹月琴的是青年票房的指导老师刘建成教授,文武场面都很精通。) 青年票房的芦修远,演唱程派《朱痕记》,又在武场打小锣。 袁英兰大姐演唱《西施》,一鸣惊人。由名琴师朱正凡老师伴奏。 陈平激情演唱《苏武牧羊》 杨晓红在演唱《娄山关》,晓红前几天感冒的厉害,为了这次去苏州她一直在好好调理。 王昌义头一次去苏州东吴票社活动,这次发挥得很不错。 我们这次开了五辆车去,刘东霞和他先生王昌义也是自己开车过去,东霞演唱了《状元媒》到此时。 钱玉珍在演唱《四郎探母》“见娘”。 我和钟强联合演唱了《罗成叫关》,武场打击乐清一色的年轻人,这位鼓师也被我们“相中”了哦。(鼓师:张良、小锣:芦修远、大锣:窦培、铙钹:陈健) 叶丹青师姐作为我们此次去苏州的领队,苏州是她的出生地,所以她去苏州就更有几份亲切感了。 董金花为大家拍摄。 在青年票房合影,大家都显得年轻。 演唱视频剪辑▼▼▼▼▼▼▼▼▼▼▼▼▼▼▼▼▼▼▼▼▼▼▼▼▼▼▼▼▼▼▼▼▼▼▼▼▼▼▼▼▼▼▼▼▼▼▼徐智明《白门楼》 王永庆《卖马》 郑光瑛《穆桂英挂帅》 丁桐力《三家店》 陈宜星《四郎探母》 姜正明《搜孤救孤》 黄述忠《生死恨》 陈健《文昭关》 芦修远《朱痕记》 袁英兰《西施》 陈平《苏武牧羊》 杨晓红《娄山关》 大老崔《盗御马》 刘东霞《状元媒》 钱玉珍《四郎探母》 董金花《锁麟囊》 沈田华《摘缨会》 张晓莺《罗成叫关》 潘谷萍《钓金龟》 邢瑞金《凤还巢》 朱晓强《打渔杀家》 钟强《宇宙锋》 王昌义《探皇陵》 张晓莺、钟强《罗成叫关》 李桂新、邢瑞金《武家坡》 朱晓强、郑光瑛《坐宫》 吴海梁、邢瑞金《三娘教子》 活动演唱视频系杭州代表团成员各自用手机现场录制剪辑而成,只能体现部分活动现场面貌,敬请谅解! ▲▲▲▲▲▲▲▲▲▲▲▲▲▲▲▲▲▲▲▲▲▲▲▲▲▲▲▲▲▲▲▲▲▲▲▲▲▲▲▲▲▲▲▲▲▲▲▲▲▲▲▲▲▲▲▲▲▲▲▲▲▲▲京剧道场 走进京剧,感受京剧 本平台以传播京剧艺术为宗旨,平台文章欢迎转载,在明显位置注明来源。“原创”稿件必须授权转载。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sj/2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周末不必非得去西湖杭州这10个景点清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