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金刚结构杭州动力沟通工作坊记录之
王文忠:我们昨天就提倡这个,我们在沉默之间,默默的感受,语言浸托的感觉,就怕是那种尽管表面上的沉默了,内有概念的喧嚣,其实对自己的伤害更大,说出来之后,反而好一些。大家不说话呀,今天我们把金刚的第二个结构也说一说,我们说人是一个金刚结构,其实语言也是一个金刚结构。语言也有这么三要素:说话的主体(我),沟通的对象(在座的各位),比如主题和沟通说话都是任务的,比如说我为了完成这两天的工作坊,我们说话就像在消磨时间,有时候,说话就是为了完成一件事,你作为一个推销员,搞销售的说话,说话是为了卖出去东西,那么这中间说话,最核心的东西是啥呀?别人对你意图的判断,你是对我好,还是对我坏,是欺骗我、利用我、还是怎么样?主体、客体与任务,这中间变换不定就是这个意图,我觉得你说的这个是真的,他又觉得你在骗他,所以啊就上下折腾。由于意图的变化是会伤害他任务的完成,所说人往往完不成任务,为什么说朋友是老的好呐?就是因为长期的交往,我信任你,对于你的意图有相对稳定的判断,所以说话就能达成协议,但是我们不可能总跟老朋友说话,对吧?我们也要跟陌生人说话,我们怎样在陌生的场合达到最好的效果呐?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语言金刚结构,主体、对象、任务、这是一个平面,想想上面的一个点,这中间还有意图,最上面就是精神分析常见的理论,主体间性,就是说,我们不把主体当主体,不把对象当对象,我们通过语言构造出一个属于我们双方共同事业,我们说出的话,是符合所有的人的利益的,符合所有人兴趣的,那么意图就稳稳的稳在中间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成了金刚结构了。带着主题间性的金刚结构啊!那么有任何任务都会被解决,因为金刚结构是无坚不摧的,怎么解决主题间性的问题,抛弃自我,让我消融,然后去围绕着对方、去发现对方、去感受对方感兴趣的点、去发现对方的利益所在、但是也不委屈自己,所以在这中间创造一个,都有利的环境,在这里边翱翔,就在中间,就像我们跟孩子之间的谈话。你妈妈说的是对的呀?妈妈肯定不会害自己的孩子,去发现妈妈说话的合理性,婆婆说的,奶奶说的也是对的呀?奶奶说的都是对,都要发现对方的合理性,把合理性都挖掘出来之后,你们主体间性就建立起来了,就怕你光强调自己的对,说对方的错,那么就没有了主体间性,你们金刚结构就不能完成。这是其一,发现对方的好处,第二是、意图永远不能暴露,意图是最核心的,金刚在中间藏着,意图一暴露,金刚石结构就破碎了,我也就完不成任务了,我们如果说对人好的话,千万别说那个人好,对人坏,更不能说对人好了是吧?为什么我们要以小人的姿态出现,我们就是小人,我们必须把意图隐藏了,所以说话必须说害人的那一面,这样的话才有用途,否则就没意思了,对方就开始怀疑你了,只有你说如何如何,就比如说:丽芳让我来讲课,我这两天闲着,对吧?到这来逛逛杭州、然后丽芳还给点钱、然后还管吃管住、挺好啊,闲着也是闲着,来了之后很交点朋友、我觉得自己舒服,越自在越好,这样还能赚钱,否则我就是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圣人、我就是慧能、你就是那个老太太,你这个意图,就说,你再能耐,你意图一暴露之后,别人机会质疑你,你自己就把自己的金刚石给击碎了。所以说家长永远不要说自己是全心全意为了孩子,不说因为孩子好,都是为自己好,人际交往的语言都是为了自己,不为自己,我们干嘛说话呐?有人说,我是恨铁不成钢、我是为你好、你把我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这个时候表明你的语言已经黔驴技穷了,你的语言已经丧失了力量,这时候你必须花钱,或者用武力的惩罚,才能实现你的目的,而且就开始消耗你本身的之愿了,消耗性的语言,你就转变成了,你说对别人好,这种无力量语言就是在探索共同双方的共在双方的谁也不委屈谁的利益,所以说好多人都是不会说话的,把语言当成上别人的利器了,孩子就在这个中间变得有问题,变成了犯人,语言监狱的犯人,后来又控制不住自己犯了法,进了监狱,被语言的监狱折磨的受不了,然后再自杀,也有变成了精神病人,都是因为父母,抚养着不会利用语言,不会建立主体间性所导致的;越聪明的人害人越狠,为什么今天我把你叫来(任)我知道你是聪明人,我怕你害了你孩子和老婆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sj/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一届杭州市青少年Scratch语言趣味
- 下一篇文章: 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素质测评杭州考点花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