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探83师姐陆清(物探大家陆基孟之女)带广大校友重新走进华东东营校园,一起回忆匆匆岁月。

  东营大野地

  来东营几天了,所见所闻,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年校庆来过,不觉间,20年过去了。??

 东营最著名的是“盐碱地”,那时,学校围墙外面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大家都叫“大野地”,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了,这里是耿井水库边上的一块“盐碱地”,地上白白的就是从地下返上来的盐碱。??

 盐碱地里生命力最强的是“鸡菜”,从名字上看,是给鸡??吃的菜,那时还真是给鸡吃的。现在,它摇身一变成“皇席菜”了,顾名思义是皇帝席上的菜呀!??在大野地里拔鸡菜。皇席菜,别称黄蓿菜、黄须菜、黄茎菜、皇食菜、碱蓬草、碱蓬、碱蓬棵等,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于海滨、湖边、荒漠等处的盐碱荒地上,在含盐量高达0.3%的潮间带也能稀疏丛生,是一种典型的盐碱指示植物,也是由陆地向海岸方向发展的先锋植物。洗干净后的鸡菜。放上肉馅、鸡蛋、韭菜等和好的馅!??包好的饺子。??锅里的饺子香喷喷!???? 今天,亲自去大野地里摘的皇席菜,回来包饺子??,饺子真的可好吃了!??五个同学在附中的合影!朋友圈留言:姚蕾: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了回复姚蕾:山东老乡回家看看!??白群丽:第一次知道鸡菜还有这么高大上的名字“皇席菜”。程华:第七张:这饺子包得、摆得那叫一个水平,似乎闻到了鸡菜香。回复程华:这是在崔玉家,你认识的!程华:问崔玉好!我来猜猜看:第四张中间的是崔玉?是的!??陈延:流会儿口水。张炘:怎么对这种野菜\野草一点印象都木有呢?学校食堂没做过吧?回复张炘:问问你家领导(施英)就更明白了。张炘:他已经很详细描述了,偶还是不慎清楚;感觉需要亲探东营盐碱滩才有概念。乐钻:40多年没见过鸡菜了,少年时最熟悉的野菜。吴向东:这鸡菜凉拌也好吃。Photowen:好像就东营或者说石油大院这帮孩子把它叫“鸡菜”,因为只喂鸡。王晓蔚:不知道耿井水库在哪儿?回复王晓蔚:在崔玉她们现在住的石大花园附近。以前,我们根本走不到这些地方,太远了。学校女生楼、食堂 我83~87年在学校时,女生宿舍就一栋楼,叫“学7楼”。   我们宿舍4个人,1个来自新疆乌鲁木齐、2个来自克拉玛依,其中有3个都是4月生日。   女生楼是L型,入学时我们住进门的左手边、L型短边的最头上,非常不好的是朝北、还靠着水房,冬天暖气又是最后到,所以,冬天特别特别冷!??   我们一直闹着换宿舍,好像住了3年才换到长L型这边,还是个6人的宿舍,体训队女生宿舍就在对面。   以前叫开发食堂,对面是开发系的男生宿舍楼“学1楼”,女生都在这里吃饭。我这次去时,食堂锁着门,透过窗户拍的,基本格局没变,食堂一开始是有桌子和凳子的,后来有一段时间,只有桌子、没有凳子,不过时间不长,后来就一直有凳子了。   我基本都在食堂吃饭,那时,用毛巾做个饭兜,装2大搪瓷碗,就放在(图8)靠墙的架子上。每次打1两米饭??,大师傅往往会再添点,碗大饭少不好看呀!食堂还有大师傅认识我,有一次,6毛钱的肉菜快没了,我大声喊,给我来一份,大师傅一听是我,舀了一大勺,找到我的“大饭盆”一倒,旁边同宿舍的王雪芬一看,大声说,你怎么给她那么多呀?!我赶紧说,别叫,我一会儿分你点!??   由于,很多同学在食堂里都能经常看见我,所以,很多同学并不知道我是院子弟。有一天,我中午吃饭时,总感觉有人对我指指点点的,后来,物80有个女生告诉我,说你爸今天给我们上勘探原理第一节课时跟他们说,学物探好呀,我女儿也学物探,就在物83!学校著名的“大礼堂”!朋友圈留言:张炘:我们住学2,阴面,每年暖气片都需要放水才能暖和;10年前去学校拍了校园和宿舍房间的照片,一晃又10年过去了。现在看着图片是崭新的装修啊。LanlanYan:马上就要40年了,母校址的建筑风格变化不大,我年回学校办出国留学必备的成级单,还回学7楼看过!感慨万千!孙惠玲:找到20岁的陆清了吗?回复孙惠玲:年开始学校陆续搬往黄岛,现在的学校已经找不到20岁的陆清了,所以,我在使劲地找,希望还能找回一点吧!吴向东:看见我的宿舍了,?我们宿舍有两个窗子,东边一个,北边一个。回复吴向东:大楼在装修,我一直住一楼,所以都没上楼,而且,房间号还没贴上去。吴向东:我说的是原来的号!回复吴向东:宿舍门上啥号也没有,我第一个房间由于位置特殊,我才记得的,后来第二个房间连号都不记得了,还能记得你的房间!吴向东:我也是,我们的房间特殊,有两个窗户。Zhachaoyang:那个时代能够认识食堂的打饭的师傅,就能够让肚子饱很多。我在毕业20年聚会上就听说我那一届的有同学想方设法认识了食堂里打饭的小姐姐并谈恋爱,每次打饭不仅又多又好,还经常是给两角菜票还找回五角。回复Zhachaoyang:你说起饭票的事,我又想起,我们最初的饭票是一个薄薄的塑料片,有次我打完饭,端着“大饭盆”离开时,大师傅使劲喊我回来,然后,他拿手在我饭盆底下一撸,饭票稀里哗啦就掉下来了!白群丽:再晚点你可能啥也找不见了。回复白群丽:今天照了你家现在住的楼给姚蕾看,以为是田佳戎家!搞错了。白群丽:现在的楼号是重新排的,我不记得具体怎么排法。我家现在住的是马路北边的小白楼最西户(紧挨着康乐宫)。马路南边第一排最东户一楼是田佳戎家,还有雷耘家;再往南(第二排)是原来我家、向东家和雅文家,你家和姚蕾家是南边第三排。梁华庆:学七楼不会拆吧?18年回东营进去看了,不是女生楼了,住的有男生。学校教学楼   学校的整个地盘据说6个亿卖给了东营市了,所以,现在到处都在拆,整个一个大工地。   学1到学6楼旁边的一条大马路。83年9月入学后,学校要求每个班早晨5:30起来集体跑步,跑完步去吃早饭,然后去上课。   第一学期张道坤老太太给我们在东教上线性代数,还是第一、二节课。大早上还没睡醒呢就起来跑步,然后,吃饱喝足去上课,东教后面是锅炉房,暖气最先到东教,所以,东教冬天可暖和了,那时也不会占位置,每次都坐后面,听着听着??就闭上了,睡醒侧头喵喵,小助教覃健也正在见周公,不过他不用考试呀。期末考完试,张老太太在路上碰见我,使劲喊,你考试差点不及格呀,吓死我了!这可恨的跑步!东教听说上2个月刚拆的。   西教也破破烂烂的了,肯定也逃脱不了拆拆拆!   勘探馆看着特别别扭,原来是大门口加了个“门脸”,门脸忒豪华,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图书馆,大家有没有留意,我身后的地砖和周围的不一样?爱因斯坦雕像不见了,搬黄岛了?   一教,头2年的课多数在一教上,所以,上自习也常来这里。然后,会顺着的路回宿舍。 “英语角”,不知啥时开始有的,我很少去。有一次下晚自习回去路过,很热闹,还有3束塑料花,就问,怎么才能拿到这花呢?说你讲点什么就行,我忘了我讲啥了,他们特高兴就把一束花给我了。回到宿舍,颜兰兰在,就跟她说,还有2束花,你赶快去,再拿一束回来,她飞快出门,不一会儿,还真就拿了一束花回来了!这是勘探馆的后门!朋友圈留言:姚蕾:那些青春的回忆,很珍贵!李玉:都拆了?我还以为有机会旧地重游呢!看来,是回不去了。程华:消失前的最后追忆。史祖宏:变工地了,这么大一块地在深圳可以卖亿。回复史祖宏:可惜是东营呀!你不回来看看。李黎:图书馆前边的爱因斯坦已经被拆掉了啊,想当年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去爱因斯坦旁边坐一会。梁华庆:我也是东教上数学课,我们宿舍当天的值日生负责去教室占座,一般都能抢到前排。东营“”死不了”??   以前,盐碱地能开出美丽花朵??的是这种叫“死不了”的花,后来,才知道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太阳花”!   它的中药名叫“午时花”,别称半支莲、佛甲草、打砍不死、万年草、草杜鹃、太阳花,为马齿苋科植物大花马齿苋的全草,全国各地广泛栽培。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疮疖,湿疹,跌打肿痛,烫火伤,外伤出血。   它可以通过掐枝种,也可以种子种。   它们通常在中午阳光强烈时开放,光弱时闭合。朋友圈留言:姚蕾:特喜欢死不了!陆洋回复姚蕾:就是一颗死不了。乐钻:“死不了”是我儿时见过最美的花,五颜六色,枝叶肉肉的鼓鼓的,感觉内汁要爆浆。在盐碱滩上前赴后继地尽情绽放,毫不吝啬地挥霍着自己的艳美!黄小颖:午时花,六时变!吴向东:那么多种子,可以带回去种。LanlanYan:记得这些美丽的花朵,在学7楼门口花池里就有。东营磕头机   东营因为有胜利油田才成为了东营市,油田到处都可以看见这样的“磕头机”,这是最早的磕头机,也是用得最普遍的、现在还在用的磕头机。这种“磕头机”叫游梁式抽油机,也称梁式抽油机、游梁式曲柄平衡抽油机,指含有游梁,通过连杆机构换向,曲柄重块平衡的抽油机,大家形象地叫“”磕头机”。   现在也能看到很多不像磕头机的磕头机了,是链条抽油机和皮带抽油机,是长冲程抽油机,质量轻、结构紧凑、金属耗量少。朋友圈留言:周志红:下次去早点儿通知我哈。回复周志红:这次在这边待了这么久,基本上就想着不会再来的了!吴向东:磕头机还在用吗?回复吴向东:是原来老家五区外面大野地里的磕头机,看着好像不用了。乐钻:当年穿着48条杠的采油女工每人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去相距很远的“磕头机”旁做四件事(谁还记得哪四件事?),磕头机大多位于荒凉偏远的地方,我当年经常为此想入非非。史祖宏:还是老的磕头机亲切。回复史祖宏:老的看着像磕头机!但是,新发明占地少、更加安全。学校游泳池、体育场   我上学时最喜欢的游泳池,看着记忆中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游泳池,如今却破破烂烂、荒废多年的样子,心里真不是滋味!现在门锁着,进不去,在侧门照的,正对着的应该是浅水池,左手边是一个标准泳池。   那时候,每次上游泳课,体育老师朱萍自己就在浅水池边上站着,叫我下去做示范,一个来回之后,她就会说,陆清,去深水池游吧!   最喜欢学校的泳池是因为它是真正换水的,记得每个星期三泳池换水,把原来的水全部放掉,还用大扫把把池底的青苔等扫干净,然后,换上干净的水,去参加打扫的人有泳票发!所以,那时,我就星期三~五去游泳。 现在的体育场往东边移了,原来的体育场就在女生楼对面,过了马路就是。   现在在原体育场上盖了栋楼和一片小足球场。   原来的体育场也是一个米的标准场,每学期体育考试,和米必考,我最怕米,每次考试都玩赖的。那时计时是用秒表,老师在同学们冲刺时会报出成绩,另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所以,当陆续有同学冲刺时,老师就只顾读秒表了,我就会从米处直接插过来,就这样也才勉强及格,想起米就累!   那时是和井83的女生一起上体育课,体育老师朱萍是北京体院下来的,好像是专攻跳远的,不过我们没毕业她就调走了。朋友圈留言:姚蕾:真正深度游啊!回复姚蕾:我到哪里都希望深度游。张向涛:在这里学会了游泳虽然姿势不标准。孙春莲:没想到你作弊这么溜啊!不亏是院子弟。我们都是傻乎乎地、老老实实地跑完全程,累得心慌气短。回复孙春莲:你们能跑及格,我怎么跑都不及格!Photowen:就这个游泳池,我和余海可是游过冬泳呢!从栏杆爬进去,呵呵!Photowen:泳馆关闭以后,有个女生也跟着我们一块游一块玩,炼制系的,广东人,叫啥不知道。只有一个更衣室,好几次,她在外面使劲喊:“好—了—没?好—了—没?!”后来我们给她起个外号:好乐梅!回复Photowen:是李玉吗?Photowen:真不知她的原名,个子有点高,她说过俞军是他们的“小助教”,大概是87年前后的事。回复Photowen:那是另外一个广州的,我也忘了她叫啥名字了,那时在校园里回头率挺高的。Photowen:那个年代的广州人,优越感爆棚,个个走路脸朝天,加上长相上乘身材不错,呵呵,在校园里的确有点显眼。吕明霞:无处安放的母校,原址破落,新址无感!回复吕明霞:只有放在记忆里了!张炘:体育场东移了,当年故地重游同学带我看,开始没看出来,体育场看台和边上雕塑啥的与原来一样。马庆兰:满满美好的回忆!学校家五区   学校最早的住宅区从东往西分为家一区至家五区,家二区和家三区中间、校医室后面还有家中区,家二区后面还有东一区,家三区后面还有西一区。五区,74年我妈妈从茂名调过来就住在这里,我记得这房子就是2间一样大的房间,右手边这间又从中间一分为二,里面那间住人,外面吃饭。房顶上的烟筒是冬天用来烧暖气炉子的烟筒。我爸爸旁边的小房子是厨房,厨房后面还有鸡窝,养鸡下蛋,鸡窝旁边还有自己挖的菜窖,冬天用来存大白菜和萝卜大葱。   旁边的邻居是老宋家,前边是体育老师徐老师家,后面是水房,那时家里没有自来水,所有的洗洗涮涮都要来水房。   就是在上图位置上盖的楼。现在所有的这一切都已消失殆尽,留下的都只能在记忆里了!这是年,我妈妈在家五区家门口的留影!朋友圈留言:程华:看来,你东营有不少老货,图一只认出你爸和你,抱你的是你妈?似乎从未见过。图二是谁的笔记?有心!回复程华:其实,你只认出了我爸,中间是我爸的表弟,抱着的是我女儿,旁边是我妈,我给他们照的相。写明摄于年,是我妈的笔迹。程华:不好意思,已经连男女都分不清了,病得不轻。回复程华:照片是扫描的,不清楚,不能怪你。乐钻:青梅竹马的地方。回复乐钻:跟你同年龄的、在北京一起上过幼儿园的女同学有谁呀?乐钻:大把!乐钻:家二区的干打垒你没住过吧?回复乐钻:没有,我家74年一来就住家五区了!你也应该写写你记忆中的大院和你的青梅竹马!孙春莲:人真是啥罪都能受,再难都能抗!吴向东:我的家连照片也没有,一切都只能在记忆里了。陆峰:纠正一下,原先灶也在屋里,厨房是后来才盖的。两个房间中间的墙是空的,与烟囱相通,那时没有暖气,冬天就靠烧天然气取暖,我们把那面墙叫作“火墙”。冬天睡觉前要把火墙烧热,把炉子灭了,然后把烟囱隔断才能睡觉。蔡越:这是你家门口当年的照片吗?感觉小时候没有觉得自己住的房子有这么破,从干打垒搬到砖房是条件很大的改善。回复蔡越:是呀,可能后来也没人住了,房子空了,就显得破破烂烂的了。学校家五区的厕所   很久很久以前,学校的厕所都是公共厕所,夏天臭气熏天,冬天北风呼啸,上厕所是一件很遭罪的事!谢谢秋云,帮我找到一处符合我记忆中的、最早的“家五区的厕所”。   原来家五区的厕所是建在学校西南角、学校最西边院墙和最南边院墙的夹角处,厕所对面有一排共三户的房子,最里面靠着西院墙的是潘婷家,墙外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野地。厕所旁边有一个垃圾池,最有意思是,垃圾池旁边的墙上,有一个躬身可过的洞(是人为凿开的),大家形象地称它“狗洞”,因为,从这里出去到大水库(荟萃湖)比较近些。墙上水泥抹过的地方比狗洞大很多!其实,这里的两堵墙是学校在原来家五区向南、向西外扩后新砌的墙了。这是年在潘婷家门前的留影。   现在的位置是原来厕所的位置。   厕所对面潘婷家那排房子的位置。 是和“惟真惟实”那堵墙并排的东西向的围墙,在“惟真惟实”的西边,中间有条马路,这是我能找到的学校现在最老的围墙了,就这么一段保留在这里,或许也是留个纪念吧。学校的北门   现在拆除了北门的工地,报道说“年7月16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大北门重归尘土”,也不知道东营市会整个啥样的北门,期待着!北门前的通向基地的大马路朋友圈留言:姚蕾:都是找不回去的从前。吴向东:记得最初的砖好像是灰色的?你这次够深度。王晓蔚:就是前两张能唤起记忆。其它的都没感觉。乐钻:那个“狗洞”曾发生猎枪打狗午误伤到人,猎枪吧人打了一脸麻子的事。蔡越:潘婷家对面厕所的墙外就是院外,通向东赵、王武村,想不到现在墙外是高楼大厦了。村子的人都哪去了?回复蔡越:村子的人通过卖地发财了,盖了东赵大厦等很多高楼。学校家三区和家八区   年9月份,我们就告别了家五区的平房??,搬进了家三区的70平米的楼房,我们住一楼。在院子里,照片上是我大舅父的儿子耀明表哥,86年夏天,他和我姨妈从广东来看望我们。那时,院子里种着葡萄??、无花果和枸杞,每年葡萄熟了,我妈妈看见哪颗熟透了才摘下来吃。   记得有一年,我妈妈还托人带了一串葡萄??和几个特别大的富士苹果??来给我们,是我和女儿吃那串葡萄时的留影!这次去时旧地重游的情景。   92年我们就又搬到家八区84平米的。年和女儿回去时的留影,院子的棚架上结的西葫芦,她哪儿见过呀。那时,女儿可喜欢那个院子了,地上的砖缝里长满了草,还有埋在葡萄架下面的大葱,头顶着个开过花正结着籽的大脑袋,没过2天,大葱脑袋就在她的特喜欢中断了!   院子里种的苹果??树,我妈妈亲手种的苹果树,它居然开花结果了!我爸妈可兴奋了! 年,我和女儿回去时,女儿在院子里摘草莓。 的阳台,大家都用钢窗封起来做厨房,现在和我们住时一模一样,钢窗的漆都没变,而把和它相连的厨房改为饭厅,然后就是客厅。92年我和女儿回家时,女儿的耳朵可好使了,每天下午下班,我爸爸回家就会把他的自行车??往厨房的窗户下一靠,这时,无论我女儿在厅里干着啥,她都会突然停下来,竖起耳朵说,公公回来了! 这次去的照片,住家把围墙都封闭起来了,看不到院子里的样子了。   家门口,也和记忆里差不多!再后来95年,我爸爸就搬北京了,我和东营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这是年回去时照的,女儿身上穿的小棉袄是李蕾妈妈给做的,多合身、多漂亮呀!朋友圈留言:我:女儿小时候可好玩了,记得92年在,那时电视的新闻老有邓小平的新闻,有一次,女儿在玩,听到电视里说邓小平,她突然就自言自语说,不是邓小平,是朱晓萍(单位同事)!姚蕾:这满满的回忆,你怎么这么多年都不变呢?回复姚蕾:希望你说的不变是我们大家之间的那份同学情吧,让它永远都别变!回复姚蕾:不能变,变了你们就都不认得我了!福强:沿着时光隧道,追忆并不如烟的岁月………回复福强:星星点点的记忆,睹物思人!Photowen:嗯,显然是一个爱怀旧的人。崔玉:记性真好,回去路上还顺利吧?回复崔玉:挺顺利的,由于大雨晚点了2个小时。40年后的相见,百感交集,谢谢你们特意从北京回来,谢谢你们的鸡菜饺子??,谢谢你们的快快乐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董树标:很感人的回忆!两代人的母女情!你家小院的土肯定换过来吧,要不应该长不出葡萄啥的!李棐:细想东营真是一个养老的好地方!回复李棐:有空回来看看。马庆兰:这么好的记性。白群丽:记性好还能记录下来,令人佩服。Photowen:我家也住一层,因为有姥姥。有一个几乎相同的院子。院子里也是葡萄无花果石榴迎春还自己长出来冬瓜啥的,……,后来搬走遗弃真的可惜。吴向东:你的记忆真好。回复吴向东:我有些事情记得特别清楚,有些事情就一点印象都没有,就比如我是几班的。这次和季秋云聊天,好多我记得的细节她也记得,我俩肯定是一个班的!梁华庆:满满的回忆!我家是从家四区,家五区,最后到家一区的楼房。你现在的样子和三十多年前一模一样呀,真正冻龄!选择性记忆,记得庆兰家,不记得咱俩都在家五区住过!回复梁华庆:对呀,就记得乐钻家住那里,怎么就不记得你家搬过去了呢?!程华:回味无穷!学校的胜华炼厂   学校从北京搬到东营后,分别建了校办机械厂、仪表厂和炼厂,一来安置家属工作,二来供在校学生实习。   炼厂(后来可能改了多个名字)就在学校北门正对面,中间就隔了条基地到八分场的大马路。   我在学校时,好像也没去过几次炼厂,除离着远不方便外,那里是工厂重地,闲人免进。   这次我特意去了趟炼厂,缅怀一下妈妈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她的职业生涯结束于此。   我在的台阶上坐了很久,烈日炎炎的太阳下,我仿佛看到了妈妈骑着她那骑了几十年的自行车??,以慢得不能再慢的速度,缓缓地从学校北门过来,妈妈就是这样,每天4趟来回于家和炼厂之间忙碌着。   妈妈年从茂名炼油厂(她是厂里的第一批大学生)调到这里,没能回到她毕业的炼制系,而是来到了炼厂,这样,她在炼厂也任劳任怨地工作了近20年。   如今炼厂也停产了,人去楼空,里面一片寂静,默默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年,妈妈还有机会去了趟日本,没想到我家出国最早的是妈妈!那时,她可高兴和兴奋了,去北京办手续时,还去烫了头发,这好像是她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烫头发!摄于日本东京。触景生情,思绪万千!朋友圈留言:姚蕾:炼厂那些塔,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是一些神秘的物体,虽然咱们还给炼厂编过草帘子。回复姚蕾:编的草席子可能是冬天盖在设备外面保暖的!福强:我也思绪万千………Photowen:我爸爸在炼厂工作了十年,人生最好的十年,他对炼厂感情很深。那些年炼厂经常分东西,每次都是我去拿。前几年回东营,我一个人专门去了一趟炼厂,可惜人家门卫不让我进去,咋说都不行!我说我爸参加了创建炼厂,他在这工作了好多年,那也不行,嗐。王彦:触景生情想妈妈了!??????朱敏:记忆中的阿姨梳着两条辫子。罗玢:阿姨掌控自行车的技术可以参加自行车慢骑比赛。陆峰:我从91年到99年在炼厂工作了8年,图片7就是我上班的地方常减压车间,我在这里当了三年操作工,还当过车间主任。常减压车间北面就是妈妈工作的地方重质油研究所。回复陆峰:干得不错呀!你是你妈的骄傲!??????张卓立:因为姐姐在那儿工作,炼厂可是我经常去的地方。白群丽:炼厂现在叫石大胜华,上市公司,股价可不低。回复白群丽:那都停产了,股票怎么办?!白群丽:搬迁了,还在继续生产。吴向东:记得在炼厂工作的人蒸米饭都是带着饭盒去上班,回来带着蒸好的米饭。东营区、市,黄河口游   现在的东营市已经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东营市了,它褪去了胜利油田的外衣,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宽阔的大马路(北一路)。主要街道种的都是法国梧桐。   广利河边,河水清澈干净,河边的栈道宽阔整洁。东赵村   东赵村后面楼房林立,那东赵大厦更是气派!东营市政府 东城的清风水库(陆清、陆峰),景色可与大明湖媲美。这里现在是东营房价最贵的地区!   东营市的名片—黄河口湿地公园,这张名片还不够靓丽。现在去天气太热,10月是最好的时候,景区就是芦苇,太晒,4条栈道就开了1条,门票60元/人只打8折,景区车25元/人,去黄河入海口的游船??元/人,不够吸引人!??   我们记忆里的东营已渐渐消失,东营告别了以往的贫穷落后,东赵、王屋人也过上了好日子!朋友圈留言:吴向东:东营市!??姚蕾:变化太大了,更美了!Zhachaoyang:现在地方上的景区票价早就超过英美的国际水平了!张卓立:无法想象!回复张卓立:好多地方以前我们靠走路根本到不了,就像毛毛问的耿井水库,那是在大野地外面的大野地的大野地了!陆梅:山东又一黄河岸边新都市,还有石油资源做依托吗?回复陆梅:胜利油田还在呀,只是油田的行政管理都归到东营市了。杨光照:我爱山东的大馒头。回复杨光照:尤其是学校的大馒头,有一股家里做不出来的味道!??LanlanYan:好美哦!我必须回母校看看,东营的发展是中国在世界这个大范围崛起的缩影!为东营,为我大中华点赞????回复LanlanYan:有机会是该回来看看,年,我们相识40年该相聚东营!我:现在再也看不到,东赵和王屋的老乡背着“降落伞”到学校“偷”东西了!姚蕾回复我:估计那些“降落伞”现在在东赵王屋都找不到存货了。回复姚蕾:深圳每个村都会有间村史展览馆,不知东赵王屋有没有?如果有,可能就会有“降落伞”!姚蕾回复我:他们巴不得抹去那段记忆。孙春莲回复我:哈哈,早就没了!罗玢:今非昔比,东营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Zhachaoyang:降落伞??是什么梗啊?回复Zhachaoyang:“降落伞”就是老乡用一块类似于床单的布,四个角用绳子匝上,把东西放在里面,把四个角一攥,甩肩上就可以背着走了。校园里永远的记忆   这张照片是我那天在学校里偶然看见拍下的,它让我犹如又看到了昔日的父亲和母亲在校园里那温馨的身影!感谢Photowen动人的叙述,让40年前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陆清,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事,我亲眼得见的一个画面。”“大约是八十年代最后几年的事。在石油大学校内的某条路上,我偶然看到你父亲骑辆自行车带着你母亲,在校园里转。好像是一辆26的小单车,母亲坐在后面,两人指指点点有说有笑,特别开心的样子,……。这个温馨画面一下就定格在了我的脑子里。”“谢谢你的故事!父亲的单车以前是母亲的,她在炼厂上班,后来,就父亲骑,那车从来不锁,院里很多人都认得,有一次,“丢了2天”,又放回那里了。你说的情景是母亲86年大病后又重新站起来的那几年,她每天唯一的期盼就是父亲回家,骑车带她到广场上走一走!她站在“院里”,看到相熟的人都会说“女儿一定要留在身边”呀!这也是别的阿姨告诉我的!”“别说,这骑车的老俩有点像当年你父亲母亲呢!”“你父母当年还是骑着车一边转一边在说笑,很温馨的感觉!”“而且他们俩经常这样在校园里转,好多人都有印象。多数人不一定认识,但我知道那是陆清的父母。”“是,母亲86年生病住院后,最终还是战胜病魔回家了,父亲从她不能起床到最后完全康复,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努力,所以,那以后,母亲就每天自己在家,唯一的盼头就是父亲下班后用自行车带她到院里走走!”“我再讲个细节,可能是你母亲身体还是大病愈后很虚弱,所以她总是骑在自行车后座上,这一点与众不同。知道原因以后,就更让人感慨这份夫妻的浓浓的感情。”很可惜我们没有留下父亲母亲在自行车上的身影,但,那一刻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愿在天国的母亲安好!??愿父亲健康长寿!平安幸福!????朋友圈留言:娟:如此温馨画面,另人感动和感慨!??????姚蕾:我一直都记得你妈妈呼唤你时的声音,略带点口音,有些慵懒的拉长的音节,而我为什么感觉她叫你弟时是音量大些短粗些。回复姚蕾:是吧,我妈妈对我一直就很客气,她从没对我发过火,更没打过我,这可能是我从小不在她身边长大的原因吧,所以,后来她身体再不好,她也把弟弟留在了身边,所以,他们之间就会更亲密些。??陆梅: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难忘的回忆,很有画面感。感动????Photowen:有些事错过了,就没有机会弥补了。可惜当时我没有意识,后悔没有拍个照片。这些年有了这种意识。我在花园拍过乃耕父母老俩推着轮椅遛弯,还拍过田佳戎爸妈在打太极拳。对不起,都是偷拍的。回复Photowen:是呀,一些的美好就留在记忆里吧!????LanlanYan:你对母亲的思念我感同深受,若阿姨在天之灵可以感受你在地上对她无尽的眷念与爱恋,她是幸福无憾的!我相信她一定也读到了你的祝福。。。乐钻:温馨感人的故事!经你这么一说我都有印象:其实你爸秀恩爱早有前科,在家五区时你爸带着你妈骑过熟人面前时你爸一脸自豪的笑容而你妈则害羞地嘻嘻笑??陆峰:你没有亲身经历,爸爸那几年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我刚刚参加工作就赶上爸爸去党校学习,我出过几次差,开完会就往火车站跑,主办方安排的旅游一次都没参加。后来妈妈身体好多了,就自己出去转转,还去过科研室她的办公室。回复陆峰:是呀,我所有的悔恨都在泪水里了!??回复陆峰:唯一的安慰就是92年,我带希希回去住了几个月,那段日子,希希给妈妈带来了无比的快乐,让妈妈也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罗玢:我记得生病时瘦弱的阿姨,也记得陆老师回国后把阿姨照顾的白白胖胖,一对恩爱的夫妻。你对阿姨的思念她一定会感受到的。李华:太感人了,这才是真爱!????东营胜利机场   其实我已经回到蛇口了。我坐的这趟海航的航班很有意思。它每天同一架飞机、同一批机组人员,早上6:15广州—东营,10:30东营—大连,12:35大连—东营,14:45东营—广州,结束。从广州出发太早,从东营回去时间合适。   那天由于大雨,飞机晚点,我在东营机场转悠,只有一个小超市,看见熟悉的江米条,但是,看到草莓饴等时很陌生,想了很久怎么以前没见过这东西?!想着想着,突然,想起来了,高粱饴!它放在超市门口的大筐里。那时,有高粱饴吃就可高兴了!??   东营机场航班很少,旅游业有待发展,客流量有待提高。或许,东营机场只是给富裕的东营人出外旅游用的吧!??   再见了东营!我这个在外的“山东老乡”会记着你的!????—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sj/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