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师杭州跃居一线城市的理论自信
作者简介:贺老师,90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金融硕士,假商科,真文艺,懂教育,业余自媒体人,新浪教育专栏作家,搜狐财经专栏作家。 自从贺老师半个月前推完逃离北上广以后的日子一文后,得到了许许多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打拼中的同龄人的认可,都说贺老师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并希望贺老师能就青年人的职业发展和选择问题更多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段时间贺老师都呆在国内人气日益见长的杭州,也有不少同学问贺老师杭州未来的发展如何,以及是否适合年轻人前来发展。本文就来谈谈贺老师对于杭州的认识,以及对杭州未来发展的一些判断。一家之言,胡言乱语,仅供大家笑谈。 一、人口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一线在上下班高峰时期的主要站点,人山人海的出发层至少得等上两班地铁,才能挤上新来的一趟地铁。至于即将成为一线城市的杭州,发一张我今早8:15在杭州正市中心武林广场地铁站拍的照片: 关键词:干净,清爽,整洁,有序。这是一座城市人口基数的写照,接下来看看年中国各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数量的排名,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的市区人口数量都超过千万,分列全国前四位。杭州以城区.8万人口的数量,排在全国第九位,不及重庆、南京和成都,而是是在人口高地富阳市和萧山市改区的情况下。从城市人口数量来看,两个杭州市区的人口相加,才有希望跻身一线城市。 在工业化基本完成的开放社会系统,人口数量是巨大的优势。人口多保证了工业规模经济,降低了生产成本。工业化生产某种产品,消费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强大的人口基数为各种细分市场产品提供了消费规模基础。中国很多小众的产品都可以实现工业化,源自整体人口基数大,我们的小众,放到人口少的国家,也是大众。就说各种互联网产品,一个APP,动辄就是上千万的用户规模,这在国外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人口基数大,各种用户数和流量都N倍于国外的同类产品。更重要的是,对于一座发展中的城市而言,大的人口基数,为人才的产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城区面积 接下来看看年中国各大城市城区面积,即建成区面积的排名,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建成区面积超过平方公里的四大城市为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深圳以平方公里仅次于次。杭州以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面积名列全国第12位,而且是在并入富阳市和萧山市之后。要成为一线“大”城市,首先城市面积总要够大吧。待到现有杭州城市面积的基数下再扩大一倍吧。 三、GDP 言归正传,若是一线城市,名列前茅的GDP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看看年中国各大城市的GDP排名,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就年的城市GDP而言,上海、北京、深圳三座城市突破亿元大关,广州以.42仅次于次。而杭州仅仅以.72亿元的数量位列全国第10,不及地级市苏州和中西部省会成都和武汉。将现有的杭州GDP翻一番才有望突破亿元大关,在GDP上跻身于一线城市之列。 四、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不用多言说。外省人都说杭州的教育很发达,因为有浙江大学。然而除了浙江大学,杭州还有什么大学的呢?这或许就少有人能回答的上了。确实如此,杭州仅有浙江大学有所严格意义上的一本大学,其余的省属院校基本都是部分专业一本招生部分专业二本招生,或者省内一本招生,省外二本招生的情况,以省内著名一本学校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接下来贺老师就来揭开杭州高等教育的伤疤了: 31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大学数量排行榜,选取前14的城市,杭州榜上无名。假设杭州的、大学数量翻一番,也是无缘前10的,和一线城市的北京26所,上海10所的差距,的确令人望洋兴叹。 如果你认为、代表着重点大学20年前的水平,那么那看看代表年最新水平的“双一流”数量排名,摘取了“双一流”数量排名前10的城市: 北京30所,上海14所,南京12所,西安9所,成都8所,武汉7所,天津6所,广州5所,哈尔滨4所,长沙4所,杭州1所。 如果你认为杭州虽然重点大学弱,但省属大学并不弱,那我也给你对比一下南京和杭州,两种很有可比性的城市,南京工业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两所很有可比性的大学,数据来源陈小东: 浙江工业大学无论学术科研实力还是招生分数线,在浙江省都是仅次于浙江大学的浙江省第二高校,南京工业大学的学术科研实力还是招生分数,在南京恐怕连前10都难排进。然而看看各大学术指标,很多东西就一目了然了。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提出深圳的反例,可是深圳有: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深圳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校区、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暨南大学深圳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北理莫斯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杭州是在某校友省领导的努力下,才落户了第一所重点大学的异地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研究生院,而且不招收本科生。 再对比一个城市,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财富管理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区、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 综上所述,杭州成为中国一线城理论上是自信的,再造一个现在的杭州,两个杭州相加才有希望跻身一线: 1、城区人口数量需要翻一番,在专科生都能轻易落户的杭州; 2、建成区面积需要翻一番; 3、GDP需要翻一番; 4、重点大学杭州校区至少要建成4所,而且要保证生源和教学质量; 所以诸位,杭州终究是一所环上海城市,国际高中、重点大学、研究院所、行业顶级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的大中华区总部都在上海,而不是在杭州。不要幻想上海会沦为环杭州城市了。 踏踏实实,努力学习,认真工作,才是王道。不要妄想自己能一夜之间成为一线大城市的市民,不通过努力就能享受到许多优质资源。 贺老师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xz/1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杭州城市骨架快速拉伸余杭萧山出让土地
- 下一篇文章: OMG杭州7天涌入1700多万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