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要来杭州上大学,妈妈给她1200元月
FM93交通之声综合编辑 综合:金华新闻网记者夏斌婷、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近日,义乌网友的一则咨询帖,再次引来大家对大学生月消费话题的热议。 大学每月给元生活费,够吗? 近日,义乌一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询问大学生月消费给多少合适。该网友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学着发帖,是想说说给女儿的生活费。 网络图片 “我的女儿平常成绩就一般,这次高考考的也不是尽如人意。不过考上了杭州的树人大学。前几天给女儿买手机电脑提起了生活费。我不知道别家的孩子都给多少生活费,但我想了想觉得块钱还是够的。 没想到她不高兴了,居然问我她是不是我亲生的,块要饿死她吗?她同学的生活费是她的好几倍。” 网络图片 该网友觉得,电话费是他们出,然后买衣服鞋子都有另外给钱,而这元只算是给她的伙食费。 所以,她想问一下,元生活费少吗?大家都给多少? 月消费多少要看个人情况该帖子迅速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物价涨了,这每月花销也只能跟着涨了。”网友“纷飞”说,他还在读大一时,记得学生街一份煎饼果子才2.5元,大三时变成3.5元,如今已经涨到5元左右了。 网友“基桑加尼”说,元是够少的,“我年读大学时,都要一个月了,现在怎么也得三千吧。” 网络图片 网友“Pomelo”认为少了,“我是年都都不够,杭州消费确实高的,不过她可以自己自力更生,去偶尔兼职工作什么的。” 网友“易凡、”则是算了一笔账,元一月就是40元一天,“天天吃快餐够了,不能吃好的,不能买零食,不能逛街看电影,这大学上的还有什么意思?” 不过,看法不同的网友也有很多。 网友“zjyi”说,元已经不少了,一个月吃吃喝喝足够了,“我那时就元”。 网友“clare”说,我们那时候什么都自己负责,元一个月。“我年上的大学,所有的都自己负责,别说买衣服了,买手机都是自己买的。” “clare”说,教育孩子最讲究功在平时,不能听从“女孩要富养”之类要多给生活费等解读。“富养是心灵的富养,不是给她一堆钱养成一个只认钱的人。” 网友“恒尔装饰工程”说,女孩子多给点钱是好事,但要告诉她不能乱用,“生活费不够用,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男人拿钱诱惑就不好了!” 网友“病痛aaa”则说,元其实差不多了,“毕竟看帖子里网友的意思,衣服、钱电话费都是另给的。” “病痛aaa”说,月消费多少还是要看个人的家庭情况,再加上在杭州的话确实是比较高消费的。“或者可以选择一个月给两三千块,让她什么都自己交。” 网友“clare”更是直言,“说元的你们自己工资多少,你知道现在就是公务员发到手的工资只有多点吗?”他认为,养孩子不能随便都迁就,这么小就学会攀比可不行。“元不够吃的吗?当然了,要是天天下馆子肯定是不够的。” 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元。 就此,记者也了解到,此前麦可斯研究院曾公布一份“大学生消费理财观”的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元(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家庭是学生生活费的最主要来源,94%的学生生活费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为打工兼职。 网络图片 其中,这份报告的重点还在于这个数字身上,有人认为“一个月一千二百块钱真的很少不够花,男生要买游戏、买装备、请客吃饭等等;女生要买化妆品,买衣服;谈恋爱的要互送礼物,逢年过节要出来聚餐,就算没有社交娱乐的,每天吃吃零食钱差不多就花光了,更别提什么买书、买杂志、个人爱好了。” 但还有另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根本用不上这么多钱,“学校食堂本来就很便宜,伙食费也就七八百,其余就算是零花也用不了这么多。 社交并非必须,有些学生在本该学习的时候花那么多心思社交,显然也不符合他们的身份。”还有的,直接搬出自己当年上学时的消费清单,用实例说明大学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 网络图片 对此,曾有教育专家表示,大学生消费,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存在,与当前社会现象、社会风气息息相关。 作为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提倡健康的消费观;作为学生,要根据自身条件,适度调整规范自己的消费观,把有限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生活学习中去。 与其纠结于生活费是多是少,不如想想作为一个成年人,大学生是否应该一昧向父母伸手要钱。同感点赞!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xz/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长腿美到炸杭州这所大学的超模班厉害了
- 下一篇文章: 杭州一所大学开了家HelloKitty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