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谢地,还谢米其林!”

二战中,德军闪击法国,完败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军,成功进入巴黎,米其林可谓功不可没。

对你没看错,

就是那个浑身轮胎的铁憨憨,主要卖轮胎,顺便给餐厅定级的米其林。

德军靠钢甲洪流,靠闪电战锋芒毕露。这打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快。

对于深入法国境内的德军而言,要想准确送达,一份准确而详细的法国地图必不可少,于是,米其林公司为元首解决了这个烦恼。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米其林公司是家有远见卓识的公司。

米其林的祖宗也阔过,当年是法王路易十六的马厩总管,如果在中国就是孙先生的同事,一枚弼马温。

作为弼马温的后代,米其林创始人米其林先生对能跑的东西有一种执着的喜好,祖上专门伺候马,如今米其林先生设计、销售轮胎专门伺候汽车、自行车。

米老板是一个营销天才,当米其林兄弟接受母亲手里那个濒临倒闭的公司后,重新整合,推出了可拆卸自行车轮胎。

为打开知名度,他们决定做广告。当时没电视剧啊,根本不能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于是这两兄弟选择了自行车比赛。

年,运动员夏尔·泰隆骑着装备了米其林可拆卸轮胎的自行车,历时71小时37分钟,狂骑公里,砍下第一届“巴黎-布雷斯特-巴黎自行车竞赛”的冠军。

由于米其林轮胎拆装快,这位冠军足足领先亚军7小时40分钟。

在轰炸宣传后,米其林名声大噪,一年就卖了1万多套。

第2年,米其林决定自办比赛,这次他们老板又使出了一个阴招。

作为无下限的资本家,他们竟然在赛道上撒下钉子,用来体现米其林轮胎的方便性。

自行车上的成功,鼓舞了米其林兄弟。他们决定玩一把高端的——生产轿车轮胎。

这个决定很冒险,因为当时全法国的轿车加一起才几百辆。

就算把大部分上路的车的把轮胎都换一遍,轮胎的需求量也不会超过。

为什么是,不是呢?

因为还有备胎呀。哎妈,我的天哪,这都是知识点呐!

尽管米其林依然通过赛事进行推广,但此一时彼一时,有汽车的人实在太少,推广的效果老差了。

一招不行那就再换一招,米其林兄弟就想:轮胎生意好就得汽车跑的勤。

要说服大款们开车出游,最简单的理由就是美食。

法国人除了在打仗时喜欢举白旗,对吃是极讲究的。

于是米其林兄弟推出了第1本米其林指南,其中包括了旅游小贴士,旅游小妙招,加油站的位置以及地图等等。

而且这些书都不要钱!

全部免费赠送!

不管你有没有车都送!

全法国有了辆车,他们印了35,本米其林指南,早米其林兄弟眼里,他们的客户不仅仅是个车主,剩下的那些人都是他们潜在的客户,所以他们要做到了一视同仁。

没想到这本米其林指南大火,发行量一翻再翻。

只不过免费的东西往往得不到珍惜,看到有人拿着他们精心编撰的米其林指南垫桌脚之后,老米家兄弟决定不再坚持免费策略,要搞收费。

要收费就得有新噱头,否则谁也不买账。

于是在米其林的指南里出现了宾馆和餐馆的介绍,不仅如此,米家兄弟还聘请调查者,匿名去各大餐厅就餐,给出评价。

这就是米其林评级系统的由来。

一切看上去非常美好。法国的老饕们靠米其林的指引,吃到了更多的美食,而米其林公司则再次打响了知名度,把自己的轮胎卖到了千家万户。

万万没想到啊,因为米其林的地图过于详细,反而成为了法国的安全威胁。

德军在入侵法国之前,总参注意到了米其林地图。

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对米其林的专业水准佩服的五体投地——德军总参手里的军事地图,根本比不上米其林的地图详细,这本旅行小册子详细介绍了法国各地的景点,餐厅,公路和城市。

于是德国人就不讲武德了,盗版了米其林的地图,大量配发部队,在这本地图的助力之下,德军得以在大法国深入浅出,逼得法国五体投地,以此来捍卫在法国投降之前,没有人能够攻进巴黎的光荣传统。

米其林先生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跨界竟然有如此神奇效果。

不过还好,在年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时,这本小册子发挥了正能量,盟军配发了万份的米其林地图,和德军不同,盟军的是正版,最终正版打败了德军高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zz/1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