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九杭州地理与历史的记忆和想象下
一、在秦始皇时期。 通过相关历史资料文章,我们知道:(相传)秦始皇东巡至钱唐时,曾把船停泊在宝石山下,船缆系在一块临江的大悬岩上,后世称这块岩石为“秦皇缆船石”。 这又给我们一个又要想问的问题,秦始皇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到宝石山? 对此,笔者猜测,从春秋到战国,这一地区的地理地貌应该有所变化。但作为军事重镇和军事要塞的地位应该没有改变,甚至可能更加重要了。以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实现郡县制后,在这里设置了钱塘县,以管理这里的军事重镇和军事要塞。 可能,在臣服强大的楚国后,在“六王毕、四海一”后,举世独尊的大秦皇帝,还担心这一此前已属楚地的军事重镇和深水港吧? 所以他要亲临宝石山,看看脚下的深水港,到底会是怎么样。 华夏文明,无论第一位原始部落帝王(夏禹)还是第一位封建集权帝王(秦始皇)都到这里,这应该不是一个偶然和简单的问题! 二、汉唐时期。 到了汉代以后,这里的军事地位应该已经大不如之前了。 通过秦始皇的大一统,中华大地真正实现了周皇朝就希望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再到汉武帝开始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经过长期的努力,从此在世界上同化、融合成一个伟大的民族——汉民族。 以前属于异族的蛮荒之地东南沿海,已经变成了华夏大地的后院,没有外来民族(异族)存在,这里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不复存在了。 但经济地位上升了,尤其是随着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杭州变成了经济重镇。 这一时期,西湖经过了两次重大的“独立运动”: 汉代隔开西湖与大海,唐代隔开西湖与下湖,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杭州的人口开始急增。 所以,可以这样猜测: 在城北的郊区(大约现解放路北)农村,由滩涂淤积而已经硬化多年的土地上,已经有很多人建房居住(这类似于明代城外的湖墅一带);在这一片已经硬化的的土地上,几条大坝高高的矗立着(这些大坝就是后世的浣纱河中河等河道的东侧),保护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也形成优美的风景线。 大坝西侧的塘河应该也通向(南边的)城内,被围进城内的塘河还存在(史料记载北城墙有两个水面,应该就是位于现在的浣纱河上)。 三、在吴越国时期。 在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时期,为什么钱镠要在这里建吴越国的都城?为什么钱镠面对着没完没了的海潮问题,要死磕这里不放? 在他的统治下,吴越国有那么多已经发展得很好的地方,为什么不选择,而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建都城? 笔者猜想,这一时期,军事的重要性又上升,以是经济军事并重,甚至军事高于经济,这里又变成军事重镇。所以,钱镠面对着没完没了的海潮问题,要死磕这里不放。 只不过,战争已不是以前那样的是不同族群间的战争,仅仅是军阀之间的混战。 军港“西湖”已经在外围淤积,水师只能够驻扎在钱塘江的江干,军港“江干”在当时的形势下强势崛起。 军事上已经从“西湖”时代到了“钱塘江”时代。 四、在南宋时期。 从相关资料我们知道,南宋皇帝赵构选择在杭州做行宫是一波三折。为什么赵构不在南京而选择在杭州建皇城? 如果把金人骑兵的铁蹄看成是洪水,长江无疑是第一堤坝,钱塘江是第二堤坝。杭州在第二堤坝之前,既是第一线,面子上过去;又事实上紧紧挨着在第二堤坝,随时可以乘船,进退自如。 往西又是浙西群山,所以皇帝可以往山里逃,可以往海里逃。 当然海运贸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最主要的原因肯定不是风景怡人好玩,而是军事。 五、在元明清时期。 从相关资料我们知道,元代的“钱塘十景”中有“浙江秋涛”。钱塘江也称之江、浙江。“浙江秋涛”应该就是“钱塘江秋天的波涛”的意思。 对此,笔者猜想,当时这一带应该是江滩,也可能已经有了堤坝,后来堤坝又变成了路,就成为今天的秋涛路。 如果当时还没有堤坝,今日之秋涛路元代还在钱塘江的波涛之中。 到了明清,杭城的主要防海(江)大堤肯定就是“秋涛大堤”(姑且临时这么命名,因其在今秋涛路上)。 对于秋涛路是否是从前的大堤坝,笔者没有看到相关资料,但上世纪末,笔者亲眼目睹其(秋涛路修路是裸露出的)下方的一大片“大石墙”,其形制与浙江观潮胜地海宁盐官的钱塘江海塘“鱼鳞石塘”是一模一样的。 相关资料称,海宁盐官的钱塘江海塘始建于一千七百多年前。南北朝时,已有被称为“防海大塘”的土堤了;隋唐、宋代,都以土为堤;明代用木柜、竹络修筑石塘。清代康熙年间,为保国泰民安,始筑“鱼鳞石塘”。 所以,笔者猜想,秋涛路的防海大堤应该是与海宁盐官是属于同一时期的。 因为,这两地同属于钱塘江北岸,大堤同起到保护杭嘉湖大片平原的功能,同在一个政权管理下,相聚不远,其建筑材料的发展历史也应该完全一样。 明清时代,秋涛路堤坝是最主要大堤,当然其东侧钱塘江边也可能已经还有其他堤坝,这种堤坝可以阻挡一般的小潮小浪,如果遇到特大潮汛,就任其淹没,这样也会加快淤积。 上下几千年,杭城的防海大堤,从汉代的第一大堤的塘河“浣纱河”东侧,到后来的“里沙河”、“中沙河”、“外沙河”、“贴沙河”的东侧,一步步的往东推进。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想象,在人们眼里“暖风吹的游人醉”的杭州,在几千年来,其中更多的还是金戈铁马的战争状况。 军事和经济,成就了杭州。在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军事要塞、军事重镇的军事地位,更是起着最根本的作用,也正是这样的地理因素,才使得杭州一步步走到今天。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zz/1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杭州电镀价格杭州电镀厂家苏州长青电
- 下一篇文章: 荣誉分享杭州钱江新城假日酒店荣获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