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系列五杭派建筑
桐庐深澳村 杭州民居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而自成一派。而这种特质正在被快速城市化的浪潮逐渐湮没,格式化的“千村一面”隔绝了文脉的传承。十八大报告要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传承乡土建筑文脉,重塑乡村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杭派建筑研究脉络 为深入理解开展“杭派建筑”研究与推广的重要意义,理清思路和明确重点,市规划局围绕该项工作,重点以杭派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组织相关技术力量开展研究,深入杭州市区、建德和淳安等地开展实地调研,组织省、市知名专家进行研讨,并初步形成杭派民居建筑特征理论的研究成果。 研究总结了“杭派民居”的五方面特质,一是历史积淀方面的“历史悠久,民居文化源远流长”;二是文化内涵方面的“兼容并蓄,历史积淀自成风格”;三是自然特色方面的“道法自然,布局依附自然环境”;四是空间特点方面的“宗庙至上,祠堂亭廊公建优先”、“紧凑实用,功能空间丰富多样”;五是建筑风格方面的“顺应发展,材料结构逐步提升”、“粉墙黛瓦,江南水乡典型意象”、“简约大气,建筑细部朴素精致”。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市规划局邀请了5家对杭州城乡建设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建筑设计单位参与杭派民居建筑设计的方案征集工作,具体按照在杭州最为典型的建设环境(山地、水域、城市建成区)划分出“野趣山居”、“杭韵水乡”、“诗意田园”、“都市风雅”等四种类型,根据占地面积80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等三种户型来开展建筑方案设计,最终收到各单位提交方案设计成果33套。 类型一:野趣山居型 类型二:杭韵水乡型 类型三:诗意田园型 类型四:都市风雅型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zz/1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杭州地铁又有多条线路站点首次披露
- 下一篇文章: 评论洞悉世界经济杭州共识的三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