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杭州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
导读 杭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集聚了16.7%的浙江人口和4.%的生产总值,是浙江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也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切入点是从发挥区域优势的角度重新评价和优化产业结构。研究杭州市所具有的区域优势,有效的发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集群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航 一、杭州经济发展和区域概况杭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集聚了16.7%的浙江人口,4.%的生产总值,是浙江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也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1城市地位区位优势: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连接着湖州、嘉兴、绍兴三大城市,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腹地。以杭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交通圈辐射覆盖了长三角主要城市,萧山国际机场的国际及地区通航点达41个。到0年亚运会之前,杭州将建成10条地铁,总里程达公里。 图1:杭州都市圈区位图 图:0年杭州地铁路线图 行政区划:全市下辖上城区、下城区、高新(滨江)区、拱墅区、西湖区、江干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10个区,桐庐县、淳安县个县,以及建德市1个县级市。 综合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整合自身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与文化资源参与区域资源配置竞争及国际资源配置竞争的能力。根据由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院、香港桂强芳全球竞争力研究会、世界城市合作发展组织联合制作的《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年杭州以.65的分数排名第7位,次于北上广深,成为综合实力较强的全国1.5线城市,并超越南京,成为长三角仅次于上海的综合性城市。 图: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前十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 1.经济和人口规模杭州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比上年增长8.1%,位列中国第十。年,杭州常住人口达到.8万人,同比增加.05%。城镇人口数达到77.1万,占总人口数的76.8%。人才和劳动力的不断涌入使得杭州的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同时两者互为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助推当地商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发展。 表1:杭州过去10年GDP和人口增长 数据来源:杭州统计年鉴,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 1.社会财富自从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行业的迅速发展,杭州汇聚了大量财富。年常住居民人均GDP达到15,11元,同比上升5.5%,继续为浙江省最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76元,同比上升7.8%。根据胡润中国富豪榜,年杭州共有15位十亿美元富豪,比年增加0位。杭州十亿美元富豪人数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上深。 图4:胡润、年中国十亿美元富豪数城市排行 数据来源:胡润排行榜 目前,杭州有6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并有家估值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杭州独角兽企业估值合计1,亿美元,主要来自电子商务、信息技术(IT)、互联网金融等产业。其中,位于西湖区、负责支付宝运营的蚂蚁金服总估值亿美元,是杭州市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 图5:杭州估值超1亿美元企业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微链研究 1.4技术建设专利授权:年全年申请专利7.5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56万件,同比增长.51%;专利授权量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件,同比增长14.17%。《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件,占浙江全省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的47.16%,位列第一。 图6:-年杭州专利申请与授权数 数据来源:杭州统计年鉴,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 科研成果:杭州市共有1项科技成果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项,二等奖11项。 高新技术企业:年全市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家,累计达家。 1.5教育资源杭州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其新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着有力支持。杭州目前有18所高等院校,最著名的是同时为11和项目的浙江大学。年,杭州高校应届毕业生约7.9万名,其中硕士及以上研究生约1万名,同比分别增加4.6%和1.7%,为近年来最高纪录。 作为新理念的试点城市,杭州拥有中国第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该大学虽获得了西湖区政府1亿人民币的启动资金,但主要依靠私人捐赠获得运营资金,目前已收到腾讯CEO马化腾、万达创始人王健林等企业家的捐赠。西湖大学独特的运营模式将为大学和企业之间搭建更多的合作桥梁。 二、杭州主要产业发展布局.1产业结构年,杭州第一产业增加值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分别增长1.8%、4.8%和10.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9%,第二产业占GDP比重4.61%,第一产业占GDP比重.47%。由此可见,以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旅游休闲和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杭州的主导产业。 图7:01-年杭州三大产业占GDP比重数据来源:杭州统计年鉴,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 .建设“1+6”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集群杭州正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推进“1+6”现代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打造1个万亿级信息经济集群,以及6个千亿产业集群,包括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旅游休闲、健康、时尚、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 图8:年杭州“1+6”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杭州统计年鉴,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 .重点行业发展区域划分杭州下辖10个区、个县(桐庐县和淳安县),代管1个县级市(建德市),总面积16,平方公里。杭州的三个重点行业,即信息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金融业。 图9:三个重点行业发展区域 资料来源:第一太平戴维斯 .4信息行业年杭州信息经济的增加值达16亿元,增长1.8%,高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占GDP比重为5.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增长6.6%,增速连7年保0%以上,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增加值增长1.9%,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信息安全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7.8%和4.9%。当前,杭州已集聚阿里飞天、YunOS操作系统及人工智能ET,大华股份的人脸识别技术,海康威视的5G车联网,安恒信息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趣链科技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浙大中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DCS)等引领性创新成果,杭州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表:杭州信息行业三大集聚区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创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10: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图 .5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杭州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政府规划的城东智造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规划建设面积平方公里,跨江干、滨江、萧山、余杭以及阜阳这五个行政区。主要专注于汽车及零部件、航天航空设备、机器人设备、智能轨道传输、新能源、新式工业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着力创建“05中国制造”示范区。 大江东工业集聚区是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核心发展区域之一,面积约平方公里,人口约4万。该区专注于高端设备和智能产品制造。工业集聚区的形成将有助于推进产业竞争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图11:杭州高端装备制造业规划面积 .6金融业年5月,国务院发文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确定杭州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杭州乃至浙江的普惠金融、私募金融、财富管理等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除黄龙、武林等传统中央商务区以外,政府新规划的钱塘江金融湾也是一个金融产业发展区域,是贯彻“拥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钱塘江金融湾将汇集金融机构总部、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以及大数据公司,将打造集互联网金融、创业投资、绿色金融、财富管理、保险创新于一体的新金融产业链和生态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兴金融中心。 三、小结杭州产业发展的优势在于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省会城市不可比拟的资源集中优势。尤其是近两年,物联网成为现实后,杭州成为中国著名的电商、区块链和云计算中心,处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前沿,也被称为中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为了匹配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所要求的“大都市圈”“大产业集群”“大创新极”“大文化中心”“大生态圈”“大协作网络”的要求,特别是考量杭州市产业生态培育导向,建议在现有城市形象定位优化的基础上,清晰界定杭州的产业生态培育和发展导向,提升杭州在大湾区的重要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杭州自身对大湾区及周边区域的资源集聚、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成就具有创新引领功能的世界级湾区大都市。 参考资料: 1.《杭州统计年鉴-》 .《聚焦:杭州报告》 .《以“大走廊”为主引擎加速杭州未来产业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zz/5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好消息去杭州看病购物,义乌有定制客运
- 下一篇文章: 可领补贴不限行免摇号想买车的杭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