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

四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

—学年年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四川省平昌县职业中学是四川省教育厅年3月批准建立的,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公办职业高中。年3月评为市级重点职业学校,年因学校地址整体滑坡,校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停止招生。年秋平昌县委县政府整合县内职教资源,将笔山职业中学、西兴职业中学、鹰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所职校整合到平昌县职业中学,年3月迁至国家AAAA级风景区——平昌县佛头山文化产业园雪花坪社区(原鹰才职校校址)恢复招生。在校学生人。

学校被评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内务管理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巴中市重点职业学校”。获得“巴中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高中组)团体一等奖”、“平昌县高考质量先进单位”、“平昌县教育招生考试先进集体”、“平昌县安全先进单位”、“平昌县青少年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坚持“质量至上、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核心目标,坚持“人人都发展、个个可成才”的育人理念,坚持“四有教育、四轮驱动”的办学模式。学校秉承“一切从善出发,用心做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立足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抓实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以“提高质量、注重就业、服务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实行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面向市场,以灵活多样、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院校和社会培养出一届届“厚重、大气、高远、时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技术人才。

学校开设有:幼儿保育、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事务、建筑工程施工、增材制造技术(数控)、智慧健康养老、工业机器人、电子技术应用、工艺美术、林业生产技术等专业。

1.2学生情况

1.2.1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毕业生规模、学生结构、巩固率、培训规模、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招生规模:20级招收新生人。

在校生规模:18、19、20级共人,其中:18级人,19级,20级人(流失53人)。

在校生规模一览表

专业

18级

19级

20级

合计

幼儿保育

计算机应用

服装设计与工艺

29

44

48

工艺美术

1

15

5

21

建筑工程施工

0

79

41

会计事务

57

46

65

旅游服务与管理

20

60

智慧健康养老

0

0

70

70

增材制造技术(数控)

43

77

92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0

0

23

23

林业生产技术

24

0

42

66

电子技术应用

55

17

0

72

毕业生规模:18级毕业生人。

年培训:总任务人,已培训--家政服务员人,电工52人,餐厅57人,母婴护理专项人,创业SYB培训人,农艺工人。

招收新生与上一年度相比人数增长6.3%,在校生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24.5%,毕业生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46%,级学生巩固率为94%。

1.2.2体质测评合格率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在年—年度中,体质健康测评合格数人,合格率99.52%,合格率比上一年度高0.04%。

1.2.3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等数据

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为72.8%,比年提高了0.5%。

1.3教师队伍

教职工总数人,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人,占比80.75%,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副高及以上人)35人,占比21.74%。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为教职员工数新增3人,专任教师人数新增55人,本科学历人数新增2人,高级职称人数新增9人。

生师比为13.87:1,年生师比为12.2:1,增加了1.67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61人,占比37.89%,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50人;兼职教师10人,占比6.21%,与上一年度相比减少了1人;专任教师人,与上一年度相比无变化;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5人;体育专任教师6人;美育课专任教师4人。

本年度,我校有学生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人;德育管理人员有27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5人。

1.4设施设备

校园占地面积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5.3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6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0.22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6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48元。实训实习工位数个。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思想政治状况、体质测评合格率

1.思想政治状况

我校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支持党的各项政策,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积极响应学校党、团组织的号召,积极加入团组织。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书记、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的领导下,德育处、团委、专(兼)职德育教师及班主任老师组成德育教育一线队伍,教学、后勤服务等处室配合,上下同心协力,以道德、品质、情操为重,持续深入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共同实现学生成人、成才的德育目标。

(1)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德育教育。利用每周一升旗活动、早晚自习结束时和课间操进行红歌传唱、讲红军故事、经典诵读、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背诵校风、学风和孝亲颂、尊师颂等)。

(2)开展“倡礼仪教育、促内涵发展”主题系列活动。召开以“小手拉大手·我与文明同行”、“文明礼仪论坛”、“新道德文明秀”、“书香校园、礼仪课堂”、“唱红歌·庆国庆”等为主题的班会课、演讲比赛、辩论赛、表演情景剧等文明礼仪活动,举办“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

(3)让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独特舞台。学校成立七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活动章程、计划、口号及理念。学生参与率达到95%以上,每学期社团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演出。

(4)多姿多彩的学生活动。学校以学生的各种活动为载体,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中。开展新生军训教官师生联谊会和汇报表演、庆国庆文艺演出和唱红歌、元旦文艺演出、各种体育比赛(田径、篮球等)、广播操比赛等活动。

(5)校园献爱心活动。为帮助校内品行兼优但生活困难的贫困学生,学校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同时学校领导对贫困学生进行走访慰问,并送去爱心助学金。

各种活动的开展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融入到活动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具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专业技能人才。

2.体质测评合格率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设置标准,各班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课外两操锻炼每天不少于1小时,眼保健操每天做两次,每学期开展一次阳光体育运动会,重在锻炼,重在实效。在年—年度中,体质健康测评合格数人,合格率99.52%。

2.1.2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毕业率

文化课合格率为72.8%;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8.5%;毕业率达%。

2.1.3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人数及比例、职业大赛获奖情况等

1.X证书:学校组织会计事务专业72名学生参加1+X证书“业财一体信息化”考试,62人通过,通过率达86.1%。

2.技能比赛:酒旅专业学生唐才玲参加四川省巴中市中职酒店服务赛项,荣获中餐摆台二等奖。酒旅专业学生孙学俊参加四川省巴中市中职酒店服务赛项,荣获中式铺床三等奖。服装专业学生唐静参加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荣获二等奖;计算机专业学生杨顺宝、罗爽参加了四川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职计算机的比赛。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牟娇、文怡梅、谢燕、李小清参加了川东北职教联盟中高职院校教育类专业实践技能大赛。

3.科技创新:我校学生刘心月等28名学生在第36届平昌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6名。

2.2在校体验

学校通过教学活动、生活服务、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在校体验。学生对学校的学习氛围、校风、环境、课外文体活动、师生关系等都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学生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给了自己更多的展示舞台,能更好地全面提高自己。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如父母般的关爱,学生对师资水平和师生关系评价很高。学校社团活动深受欢迎,参与度较高,大多数学生都有参加社团活动的经历。严格的请假制度和出入校门制度让他们很有安全感,同时他们对学校的饭菜质量、宿舍条件、就餐环境的满意度也较高。

表2-1学生满意度统计表

项目

单位

-学年度

理论学习满意度

%

88.36

专业学习满意度

%

91.25

实习实训满意度

%

93.22

校园文化满意度

%

93.41

生活满意度

%

91.36

校园安全满意度

%

99.05

毕业生满意度

%

98.23

社团活动满意度

%

97.05

2.3资助情况

(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教﹝3﹞84号)、《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财教﹝3﹞号)和《巴中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巴教体函﹝3﹞74号)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学校成立由支部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资助工作负责人为成员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以资助工作分管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教师代表为成员的学生困难认定工作小组。

(二)规范管理,制度健全

学校根据省、市、县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方案》、《平昌县职业中学年校内资助实施方案》、《贫困学生绿色通道方案》、《校内贫困学生免息助学贷款方案》等管理制度。为学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宣传、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资助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严格把关,程序规范

学校严格按照流程实施,一是按照学籍管理制度注册学生学籍,及时调整学生退学、转学的学籍处理;二是组织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表》、《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申请表》,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学生提供身份、家庭情况等佐证材料,定期接受资助中心检查;三是组织班级对申报对象进行了评议,充分发扬民主监督;四是认真做好学生困难认定;五是坚持以政策公开、金额公开、资助对象公开制度,将校内评审结果进行为期一周的校内公示,接受全体师生监督。张贴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及时电话回访受助学生,防止错评、漏评。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最大限度发挥资助资金效益,学校十分重视资助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学校通过办专栏、LED电子屏幕播放、悬挂宣传标语、班级主题班会、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开展资助知识竞赛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资助政策,让广大贫困学生、家长、社会全方位了解资助政策,熟悉资助申报程序,从而营造了全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sj/1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