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减贫经验国际人士见
何丽莎在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留影。本报记者陈尚文摄 纳赛尔·布希巴在中国湖北了解新农村建设。资料图片 在厄立特里亚渔业与水产品加工技术海外培训班上,中国专家向当地学员讲授养殖知识。本报记者吕强摄 恩里克·波萨达·卡诺在哥伦比亚豪尔赫·塔德奥·洛萨诺大学孔子学院留影。资料图片 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的秀美风景吸引众多游客自驾观光游览,有效带动当地旅游扶贫产业及休闲农业发展,走上脱贫增收的致富路。人民视觉 国际人士认为,中国让数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减贫经验 把中国扶贫模式带回家乡 (摩洛哥)纳赛尔·布希巴 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利用在中国留学的机会,我走访了很多城市和乡村。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从事推动摩中交往的工作,多次到访中国,见证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动能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都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国在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再次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让占全球总人口1/5的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宝贵的减贫经验。 中国脱贫攻坚的过程提供了丰富案例和有益经验。中国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我看到中国政府为很多贫困山区修建了道路。道路畅通后,村民出行方便了,农副产品销路也广了,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造了基础设施条件。我也看到许多中国企业在扶贫行动中发挥作用,如一些本土大型超市为贫困地区的优质果蔬、肉类等产品提供市场渠道和扶持。在广东从化,我看到当地通过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相结合的方式走上致富道路。这些做法令我颇受启发,我也尝试着把中国扶贫模式带回摩洛哥,建议村民在养蜂、药草产业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拓展业务范围,已经收到不错的效果。 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是立体且全方位的。从低保、医疗保障到教育、住房、创业等各方面,政府都提供大力支持和投入;从深入实地调研、制定针对性政策到落实具体任务,每个环节都有可行的制度和明确的负责人;从补贴钱粮与生活用品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扶植产业、培养农民技能,相关政策越来越细致,针对性也越来越强,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降低了返贫的发生。 中国的扶贫成就和经验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世界人民的希望,特别是对很多欠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经验具有借鉴价值。近期,我所在的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正在编写一本关于中国扶贫的书,为此,我研读了大量有关中国扶贫政策、扶贫经验的资料和书籍。我希望将中国扶贫案例和经验进行归纳分析,同时根据非洲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人士、公益人士以及国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sj/11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天,广西第四批特色旅游名县授牌快邀上
- 下一篇文章: 丽江旅游景点排行榜以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