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兰溪佬儿在杭州众筹了一家兰溪小吃
大城小店 年的味道 个兰溪市民众筹开小吃店, 店里只卖兰溪特色小吃, 他们的理想是, 超越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 ?文末有福利 贾平凹曾说: 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 一个人在年少时爱吃的东西, 会给味觉留下深深的烙印, 记忆里,旧时光的味道, 聚集着人们思乡的情愫, 凝结着古旧的回忆。 个兰溪人, 他们离乡背井在各个城市, 10年,20年,30年…… 却从未忘记儿时的味道, 在离西湖边不远的凤起路, 他们众筹了一家专做兰溪小吃的店, 只为还原自己记忆中的老味道。 李渔是谁?两头乌又是什李渔,金华兰溪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 我只看过他的《闲情偶寄》和《肉蒲团》, 但其实他是一位超级生活家,美食家, 几百年前的吃货心得至今被兰溪人追随。 两头乌,金华兰溪特有的猪种, 就是做金华火腿的猪肉, 也是G20期间各国领导人吃的肉, 每一只都要养1年以上,没有杂交。 店里所有的肉类配料,都用两头乌。 ▲兰溪两头乌肉末 兰溪人张建富,人称富哥, 是这次人众筹的发起人。 95年到杭州后一呆就20多年, 取名李渔和他的两头乌, 是他想用李渔对生活讲究的态度, 还原最地道的兰溪小吃。 ▲水晶糕 李渔一生对园林居室文化情有独钟, 古人说居不可无竹, 李渔说居也不可无石。 店里是亭台楼阁、石桌石椅的装修, 进门就是一组玻璃3D屏风。 通过每块玻璃上不同涂层的套嵌, 展现了兰溪的山水风景。 不得不感慨下, 小吃店啊要不要那么拼。 再往里走,店中央有个院子, 院子里有棵树,生生不息。 不是说街头小吃地沟油不干净吗? 那就找一个正规店面,平方, 别人做街边小店,我们做餐厅。 就算是吃个普通的豆浆油条, 也要吃的干净明亮健康, 吃出五星级酒店的感觉。 厨房是半透明式的, 服务员都是等在领餐窗口。 每个服务员都穿着I?LX的工作服, 墙上的电视机里, 放着那些关于兰溪的故事。 后厨的老师傅, 大部分是在兰溪和厨房打了, 十几二十年交道的老师傅。 她们娴熟地捏着皮子, 这个动作已经重复了20多年。 富哥从小就以为汤圆应该都长这样, 咸的,豆腐和肉馅,带着“尾巴”, 他是到了杭州后, 才知道汤圆还有甜的, 而带个尾巴只有兰溪汤圆才特有的形状。 豆腐,必须是用兰溪当地的盐卤豆腐, 不是市面上普通的石膏豆腐, 富哥找的做豆腐的老爷子, 已经传了好几代, 每天在兰溪做好再运到杭州, 老食客认的就是他们家的味道。 汤圆皮很薄,筷子颤颤巍巍夹起, 口腔内壁被汤圆的皮子紧紧包裹, 特别是它的汤汁,一点不浮夸, 简简单单用酱油、猪油加小葱打底, 真真是鲜掉眉毛的好味。 富哥有一个愿望, 他希望兰溪小吃有一天, 能像沙县小吃、兰州拉面般风靡全国。 他说,新鲜食物的冲击, 让许多老式小吃都慢慢消失。 但最古老简单的家乡小吃, 反而更能温暖都市匆匆忙忙的异乡人。 ▲豆腐打滚 兰溪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 都少不了这道肉圆。 一般是用白萝卜切丁和肉馅拌匀, 再加地瓜粉和调味料, 和成半糊状,一小坨一块上锅蒸, 熟了再撒上点葱花就可以了, 做法非常简单。 ▲兰溪肉圆 富哥他说自己从小就贪吃, 有时候存着零用钱, 就为了在街边买一个鸡子馃。 他想念鸡子粿一口咬下去油滋滋的感觉, 它是油炸小吃种的奢侈品。 ▲鸡子馃 鸡子粿,上浙江省非遗名单的那种。 外形不出众,配料也很简单, 葱、鸡蛋、肉。 这道50%都是葱的小吃, 却让最厌恶吃葱的李渔爱不释口, 嗯,这是有窍门的。 葱必须是兰溪本地的小葱, 肉馅是店里特有的两头乌, 葱和肉不是一开始就混在一起的, 擀开的面皮先包上两头乌的肉末, 再裹上葱花,中间留一个小口。 将压扁的馃子放入油锅中, 用筷子轻轻地在馃子上开一小洞, 蛋液要沿着筷子一点点灌进饼里。 一滴不漏,鸡蛋和葱相互融合。 靠的都是十几年摸索出来的经验。 筷子翻动间肉香和葱花的焦香味就冲了出来, 这也是兰溪鸡子馃独特的制作。 是值得把有限的卡路里, 浪费在这里的一种食物! 每次在店里吃鸡子馃, 这种味道让富哥有种错觉, 好像他脚下这块土地不是杭州而是兰溪, 晚饭时间嘴馋跑到小店里尝鲜, 吃完后散着步就能回家。 富哥对兰溪老底子小吃的依赖, 已经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原料,从兰溪搬,手艺,从兰溪请。 兰溪的土葱, 虽然个头小,却是料头的精华所在。 辣椒酱富哥家里人做的, 用兰溪的白辣椒做。 汁水多,不太辣,重在香, 很多客人吃完后打包店辣椒酱带回去。 辣椒酱不加防腐剂,主要用盐保鲜, 所以吃起来口感偏咸鲜, 但作为蘸料又恰到好处。 蘸一下可以吃下好多。 无论是包子或是鸡子粿还是吃面条, 总少不了这一口辣椒酱。 ▲豆腐包子 富哥的老家在兰溪游埠, 口腹之欲难忍的时候, 他总要开上公里的路回兰溪, 就为了早起的那个肉大饼夹油条。 ▲兰溪肉大饼 大饼配油条,犹如番茄配鸡蛋, 是绝佳的组合。 兰溪人最喜欢的吃法是, 将肉大饼掰开,夹上刚出锅的油条, 趁热气还没散赶紧咬上一口, 这时候再来一碗咸豆浆, 便是兰溪人一日最好的开始。 对富哥来说, 最难将就的还是那一碗牛肉面。 “兰溪的面好吃!”这绝不是兰溪人的自夸。 兰溪有很多老面馆, 诸如青石井、旗开面馆等等, 是富哥每次回兰溪就要去吃的面馆。 在物质匮乏的80年代, 旗开的牛肉面就要1块2毛一碗。 我不喜欢杭州的面, 汤头再浓郁也掩饰不了面的空虚, 那都是机器加工的面,千篇一律。 兰溪的面,面条都是手擀的, 有粗有细,有直有弯,劲道有嚼劲, 有师傅的感觉在里面,面都是有气息的。 重头是料,农家的雪里蕻, 加上每天新买的牛肉, 再依次加入番茄、笋丁、香菇和葱, 用大火爆香,才最能入味。 吃的时候要记得,第一口一定要喝汤! ▲兰溪牛肉面 点了一大桌, 把想吃的都撸一遍, 这才是对兰溪小吃最好的尊重。 家乡的味道, 是打小深刻在记忆里的味道, 家人和朋友坐在一起, 慢慢吃,慢慢聊, 回忆那些好笑又独特的专属记忆。 我们才惊觉, 享受生活原来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李渔和他的两头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sj/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杭州美食小吃千古悠扬风雅,糖醋香飘杭
- 下一篇文章: 恭贺建德豆腐包入围新杭州名点小吃美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