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防疫不力,项目经理等10多人被追责
来源:澎湃新闻、长江云客户端、湖北发布、住建部网站、湖北日报等 长江云客户端9月9日消息,今年7月27日,湖北省荆州高铁站发生输入型本土关联病例,引发武汉沌口项目工地疫情聚集性传播,并蔓延至省内部分地区。项目经理等10多名责任人被严肃追责问责。 武汉疫情19名责任人被严肃追责问责日前,湖北省纪委监委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对19名责任人进行了严肃追责问责。 经查,荆州高铁站对旅客个人防护未能进行有效宣传引导,分别给予荆州高铁站站长付某合、党支部书记李某党内警告处分。 中建三局科创公司华中分公司沌口工地未严格落实消毒、测温、戴口罩等建筑工地常态化防控要求,未严格落实进出工地人员实名登记制度,导致疫情聚集性感染传播: 分别给予科创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谢某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某微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现任职务; 给予科创公司华中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周某,副总经理兼沌口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孙某锋撤销党内职务、撤销职务处分。 武汉经开区住建局履行建筑工地防控监管责任不力,给予武汉经开区住建局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站长党内警告处分。 其他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或诫勉等处理。 ∨ 此前,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分包商王某某因未如实提供施工人员名单,致使部分施工人员未及时隔离并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已被依法拘留。 详情:疫情防控不力,湖北严肃问责19人未如实提供信息,武汉疫情工地分包商被拘留!8月7日,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发布警情通报: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分包商王某某(男,39岁,江苏徐州人)不如实提供信息,未依法履行疫情防控责任,8月7日,分局对其依法拘留。 8月2日,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发现有施工人员核酸检测阳性,武汉经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中,工程分包商王某某未如实提供施工人员名单,致使部分施工人员未及时隔离并接受流行病学调查。7月30日,该工地一名施工人员驾车离汉,8月4日在外地核酸检测呈阳性,已在当地接受隔离医学观察。 王某某作为责任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不如实提供信息,未依法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妨碍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已被依法拘留。 详情:《疫情防控不力,武汉工地分包商被拘留!已有60多人感染!宿迁某工地项目负责人被处罚!》武汉工地疫情传播链这里,对武汉沌口项目工地传播链根据时间节点进行了大致的梳理。 8月1日8月1日晚,武汉经开区在对淮安某旅游团重点区域驻留人员排查中,发现沌口街一工地外来务工人员唐某,曾于7月27日在荆州高铁站候车时,与淮安某旅游团的活动轨迹存在交集。 8月2日8月2日上午,唐某及其密接的同工地6名人员,共7人核酸检测阳性。 8月3日8月3日,武汉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日新增本土确诊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沌口工地人员。 截至8月3日,共发现19例续发感染者,其中18例为居住在工地的员工,1例为近期经常为工地供货的供应商,所有感染者与首例病例唐某某在工地上均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8月5日8月5日,武汉新增本土确诊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例。15人中,12人来自该项目工地集中隔离点,另3人是与该工地相关的已管控区域人员。 据了解,该工地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家湖路,占地面积约亩,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常驻工地施工人员余人,人员密集、食宿集中,容易产生聚集性感染。 8月6日据“湖北发布”6日消息,目前,武汉市所有病例均有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区域暴露史,均与该工地相关联,均是在隔离、管控、流调中排查发现的,该项目工地是武汉本轮输入性疫情的源头,与江苏淮安旅行团关联。 湖北省卫健委官方通报,年8月6日0~24时,湖北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均为本土确诊病例,武汉市6例,荆门市3例,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均为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武汉市10例,鄂州市4例,咸宁市1例)。 其中,武汉市新增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与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区域相关联,均是在隔离、管控、流调范围内继续排查发现。 至此,武汉这个有着多个常驻工人的工地,已发现感染者56人,并外溢到荆门、咸宁、鄂州和重庆等4地。 8月9日年8月9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5例(荆门市10例,武汉市4例,黄冈市1例),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无重症。湖北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例(荆门市12例,武汉市3例,黄冈市3例)。 荆门市新增感染者均为同一传播源,系江苏淮安某旅行团关联病例,均与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务工人员回荆关联。 武汉市新增的7例感染者中,6例均在江苏淮安某旅行团感染者的同一传播链上。 黄冈市团风县昨日新增报告4例本土感染者,当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中一例感染者曾于7月29日至31日居住在武汉市江夏区清江泓景小区,与该小区两名在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感染的病例同楼栋、同单元。 8月11日8月11日0时—24时,湖北全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0例(其中荆门市6例,武汉市4例),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无重症。湖北全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例(其中武汉市8例,荆门市2例)。 武汉市新增感染者(其中江夏区11例,东西湖区1例),均属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同一传播链。 荆门市新增感染者,均与荆门市掇刀区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工地关联,也属于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同一传播链。 8月16日湖北荆门发布《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年22号)》: 8月16日,在管控区人员筛查中,发现3名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初步流调显示与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病例同源。 ...... 至此,据不完全统计,与武汉工地同一传播链的已有数十人感染。 工地疫情防护不容放松! 住建部《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上海市交通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抓紧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科学有序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我部制定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年9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 1 总则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抓紧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科学有序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建筑业实际,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管理。 1.3 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精准防控的原则,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督促参建各方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常态化防控到位。 2 防控体系建设 2.1 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体系 各参建单位(含建设、施工、监理等)应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本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机构,明确疫情防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设置专职疫情防控岗位,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2.2 强化参建各方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总牵头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挥、协调和保障等事项。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组织实施。监理单位负责审查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开展检查并提出建议。建设、施工、监理项目负责人是本单位工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和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方应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切实履行疫情防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3 人员管理 3.1 健康管理 3.1.1 严格执行项目所在地人员管控要求,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核实项目人员身份及健康信息,不私招乱雇,不使用零散工和无健康信息的劳务人员,不得在项目之间无组织调配使用劳务人员,不得使用按照有关规定需要隔离观察的劳务人员。 3.1.2 项目部应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参建各方聘用的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一人一档”制度,准确掌握人员健康和流动情况。 3.2 人员进出 3.2.1 在施工现场进口设立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核对人员身份和健康状况。凡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应禁止其进入,并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置。 3.2.2 外来人员确需临时进入施工现场的,由项目部指定专人对接。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测体温、核对人员身份及健康状况等有关情况,核实无误并登记后方可进入。 3.2.3 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密切接触者及确诊治愈出院患者等确需返回施工现场的重点人群,应在严格执行完项目所在地有关规定,经核实“健康码”无误后,方可返回施工现场,并做好至少两周的健康监测和跟踪随访。 3.3 人员防护 3.3.1 项目部应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为员工配发防护用品,并建立物资台账。 3.3.2 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需要佩戴口罩。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厨师、配菜员、保洁员等重点人群要佩戴口罩,项目部要做好日常管理。 3.4 宣传教育 3.4.1 通过宣传栏、公告栏、专题讲座、线上培训、班前教育、技术交底等方式,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防疫政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 3.4.2 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培训,引导施工现场人员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使用公勺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 3.4.3 宣传教育应尽量选择开阔、通风良好的场地,分批次进行,人员间隔不小于1米。 4 施工现场管理 4.1 施工现场准备 4.1.1 施工现场应采取封闭式集中管理,严格进、出场实名制考勤。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材料加工和存放区等区域应分离,围挡、围墙确保严密牢固,尽量实现人员在场内流动。 施工现场应设置符合标准的隔离室和隔离区。现场不具备条件的,应按标准异地设置。 4.1.2 办公场所、会议室、生活区域及其他人员活动场所应定期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区域)和频繁接触物品(部位)进行消毒。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整治,消除卫生死角盲区,保证施工现场内洗手设施的正常使用,并应配备肥皂或洗手液。 在公共区域设置废弃防疫物资专用回收箱(垃圾桶),定期对专用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4.1.3 各参建单位要按照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储备适量的、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口罩、防护服、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液、智能体温检测设备等防疫物资,建立物资储备台账,确保施工现场和人员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护使用需求。施工现场人员应正确使用和存储消毒液、消毒设备、酒精等防疫物资,防止意外吞食中毒或引发火灾。 4.2 施工组织 4.2.1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时应增加疫情常态化防控专篇,提出优化施工作业,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作业等具体举措。 4.2.2 各参建单位要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落实质量责任。要重点加强对桩基础、混凝土等关键环节质量管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4.2.3 对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设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安全状况和现场防护情况加大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不留死角,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4.3 施工区管理 4.3.1 定期对地下室、管廊、下水道、施工机械、起重机械驾驶室及操作室等密闭狭小空间及长期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并形成台账。施工机械等宜采取专人专用的原则,同时优化施工现场的工序、工艺,并尽可能多的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减少人员接触、聚集和交叉作业。需要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应予以消毒。 4.3.2 加大施工现场巡查力度,检查作业环境是否满足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其中重点区域是否消毒为必查项;检查施工人员防护防疫措施是否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一时间消除防疫隐患。 4.4 办公区管理 4.4.1 严格控制同一办公场所人员数量,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办公时应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 4.4.2 严格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尽量减少室内会议和缩短会议时间。 4.5 生活区管理 4.5.1 生活区距离工地较远的项目,尽量做到生活区到施工区封闭管理,鼓励安排专车接送人员上下班。合理安排生活区的出入口,入口要有专人负责测温、核对人员身份和健康状况等。 4.5.2 宿舍原则上设置可开启窗户,定期通风及消毒。每间宿舍居住人员宜按人均不小于2m2确定,尽量减少聚集,严禁使用通铺。宿舍内宜设置生活用品专柜、垃圾桶等生活设施,环境卫生应保持良好。 4.5.3 工地食堂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严格执行卫生防疫规定。食品食材的采购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建立采购物资台账,确保可追溯。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严禁在工地食堂屠宰野生动物、家禽家畜。 食堂原则上采取分餐、错峰用餐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并且实施排队取餐人员的间距不小于1米,食堂就餐人员的间距不小于1米的安全措施,避免“面对面”就餐和围桌就餐。 食堂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通风及消毒,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不具备消毒条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 5 应急管理 5.1 建立应急机制 项目部要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疫情常态化防控应急机制,按照项目所在地分区分级标准及时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适时开展应急演练,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对接属地社区、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5.2 应急处置措施 5.2.1 发生涉疫情况,应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采取停工措施并封闭现场。 5.2.2 按照应急预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先期处置,安排涉疫人员至隔离观察区域,与现场其他人员进行隔离,并安排专人负责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防控专业人员的进场引导工作,保障急救通道畅通。 5.2.3 积极配合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对现场进行全面消杀。 5.2.4 根据属地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向有关部门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6 监督管理 6.1 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督促各参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和防控措施,加强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开展和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疫情常态化防控不到位、施工安全隐患和工程质量问题,责令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工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理。 6.2 对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瞒报、谎报、漏报、迟报疫情防控信息以及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造成施工现场疫情扩散传播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7 附则 7.1 因疫情常态化防控发生的防疫费用,可计入工程造价。 7.2 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细化当地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具体措施,支持企业依法享受优惠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对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住建部《关于全面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近期,全国一些地区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给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工地(以下简称“施工工地”)疫情防控敲响了警钟。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做好施工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建筑施工领域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全面加强施工工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疫情防控体系。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认识施工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要求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进一步健全施工工地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随时监控施工工地疫情变化,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坚决防止聚集性传染、杜绝聚集性疫情事件。 二、加强施工工地人员排查,从严做好风险管控。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持续加大对施工工地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排查力度,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施工工地发现近期有南京、扬州和张家界等中高风险地区经停史、旅居史的人员,应立即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属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属地社区报告,并及时配合做好管控措施。施工工地集中居住人员应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特别要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最大程度降低传播风险和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三、加强现场防疫,严格工地内部管理。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要求行政区域内施工工地全面实施封闭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工地现场人员外出流动。要全面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对进场人员实行每日体温检测登记,落实“一人一档”制度。严格要求施工工地人员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未按要求佩戴的,不得进入食堂、会议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不得参加集体活动。工地作业区域、生活区域等公共部位应严格按照有关疫情防控指引的要求,做好通风、消毒等防疫工作,确保施工工地环境卫生安全。参建单位应加大防疫物资储备力度,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口罩、消毒液、防护服、一次性手套、体温检测设备等卫生防疫用品,做到储备充足、随用随调,确保现场每名从业人员日常需求。 四、加强培训教育,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督促工程项目参建单位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加大对施工工地人员公共卫生防疫培训教育力度,提升其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引导施工工地人员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要严格开展上岗前疫情防范措施交底,确保疫情防范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名员工、每一个岗位。参建单位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xz/11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寒假安全小贴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