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是小傅10岁生日。写这篇文字,既是作为礼物,也有点类似于阶段回顾总结的意思,希望对他或多或少能起到点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还好,在写的过程中,他没有不屑一顾,难得来看过几次,还提出了修改意见,力气应该没有完全白废。

小傅现在读三年级,但从读幼儿班开始,就有些同学叫他“老傅”,还听说有好几位女同学喜欢他,对他特别好。这让我有点羡慕,因为我一直来都是被称“小傅”,直到今年才难得享受过几次这个称呼;对于女同学,更是只有我喜欢她们而没听说她们喜欢我的事。

我追了赵老师8年才结婚,又8年才出现小傅,现在大多数同学的子女已经上高中了,所以小傅跟他们在一起已经有明显代沟,总的来说介于不差不好之间。说不差,主要是成绩还可以,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性格脾气也还可以,至少是同学缘还算好、老师有点喜欢、大人不太讨厌的一类。说不好,主要是还没有发现有钻研精神,没什么明显突出的特长,像七七八八的证书就很少;对忠言很逆耳,比如我们建议他要想把篮球和羽毛球练好,就要用好隐时间,经常体会动作要领,结果刚好点到他的软肋,往往会情绪失控爆发“你们都不练,却偏要我练”;常常盲目乐观,事情凑巧顺利几次就容易“白皮”……因为是作为礼物,所以主要还是拣好的说。

出生这天

.3.3第一次上学,去南方贝贝

自理能力还不错。从上幼儿班开始,很多事情就基本让他自己去应付了,赵老师主要就帮他洗洗衣服。比如小便,大概两周岁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去卫生间完成了,当然要让他掌握这个技术没那么容易,为了达到效果只好与他一起进行,当面示范。比如洗澡,大概三周岁左右就连哄带骗让他自己洗了,但他不敢让水冲到脸部以上,所以每次澡洗好头发基本是干的,身上当然也是草草了事,加上他一到夏天就满身湿疹四处抓痒,湿疹加上没洗干净的脏痕,我父母看的是心痛不已,多次想去帮助都被赵老师劝止,对我们怒的是咬牙切齿。这样每次都洗不干净也不是办法,所以赵老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帮他彻底清洗一次,搞得小傅像是得到重大奖赏一样。比如整理书包,上一年级后就从未帮他整理过,铅笔也是自己卷,书包里要放什么都由他自己划算,以至于里面装满了各种课外书和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他的书包是出奇的重。比如手工作业,学校里布置手工之类的作业,有些是难度不小的,所以往往家长亲自上阵,其实我们既懒也惧,大多数情况下他只好自己动手应付,每次回来都抱怨说别人的很好看,他的最不好看了,我们只好安慰“自己做的即使不好看,也比家长做的好看更厉害”。比如家庭作业,他往往要玩到周末或是假日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动手,我们以前提醒过几次效果不明显之后也不管了,随他第二天能否上交,他还没有交白卷的胆量,所以经常是连夜挑灯,碰到作业较多时要到11点过,有时我们都睡了剩他一人在灯下。现在这种情况还有,但比以前好多了。

.9.11晚上11点还在赶作业

.9.4第一次自己单独睡觉

会做点家务。地偶尔会拖下,碗偶尔会洗下,菜也偶尔会切下,今年正月有客人的时候来了兴致,曾花了大约半小时把两只墨鱼切成了丝。对于这些,我们为了照顾他的面子以及提高他的积极性,常在客人面前拔高些恭维他。做家务方面有两点明显比较好。一个是整理书桌,我们家在前年把客厅也改成了书房,大茶几变成了书桌,基本上被他一个人占用,但没几天就全部铺满杂乱不堪,影响了整个家庭形象,实在看不下去时,赵老师便帮他收拾,但没过几天又是如此,骂了几次之后,慢慢地会开始自己归类整理了。说实话,这事虽然不大,但能做下来也不算太容易。另外一个是洗衣服,以前偶尔洗过几次,这个暑假洗得比较多,估计有20来次,而且帮我的也一并洗了,之所以能这样,一个重要原因是给了激励机制。起因是当时他老想买玩具和食物,我们突然想到,告诉他如果用我们的钱,那我们要审查,不一定会同意;如果他用自己赚来的钱,我们就不干涉。然后建议他洗衣服赚钱比较现实,像我的衣服视大小难易每件2—5元,鼓动一番之后居然接受了,后来还认为我洗晒技术都不如他,拒绝我帮他洗。洗了几次之后,我们试探他感受,他说自己洗虽然麻烦但洗好后心里舒服,用钱也自由,所以那段时间我有时可以摆摆谱“给你个机会,这里有一件”,有时也可以威胁“表现不好衣服就不给你洗了”。

今年暑假晚上洗衣服

书桌经常是这样的

很会吃饭。以前的观念是会吃饭最好,现在的观念是希望多吃水果适当吃饭最好,因为“吃饭长肉、吃杂食长脑”,小傅对水果不大感兴趣,削好送到他嘴边还要看他心情,但喜欢吃饭,胃口之好看过他吃相的人都认可,扒起饭来专心致志的样子旁人看了可以受到感染。还专好干饭,他4岁时有一次晚上只有稀饭,结果大闹,一定要我们用吹风机把饭吹干。对于吃饭太多我们常常提醒或限制,他也常常用三句话来应对:“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民以食为天”、“我的消化能力是无与伦比的”。会吃饭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家长省心,小时候不用四处追着求着喂,到学校里之后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不好之处是容易肥胖,还有就是出门赴宴丢面子,因为他往往一上桌就是要米饭,然后迫不急待地转盘子夹菜开始埋头苦干,容易显得没有教养,幸好我们赴宴的次数极少,而且经过多次提醒近来的举动好多了。但平心而论,会吃饭比厌食总是要好些,这种习惯应该是当初的方法起到些作用。在刚满周岁的时候,赵老师就坚持让他自己吃,纯粹是用手抓的,搞得脸上、衣服上、桌子上、地上都是饭菜,一塌糊涂狼藉不堪,我父母很多次都看不下去了,愤怒之情溢于脸上,“哪有这样的母亲的”,但碍于赵老师在家庭中的威信,最终没有爆发出来,也没有主动去喂。后来,又渐渐地学会用勺子、筷子,由此,自己吃饭的习惯基本养成,代价是那几年里他面前的饭桌和地面状况惨不忍睹。后来我们也有时也会讨论起小孩子吃饭的问题,有些不太喜欢吃饭的,原因可能是从小大人喂得多,因为与自己吃相比,喂更不容易体会到吃饭的成就感和快乐感,从而影响了习惯。但之所以不少家长喜欢用喂的方式,可能是觉得这样更方便省力,因为让小孩自己吃,场景难看,帮他收拾残局又很麻烦。

年五一节,跟外婆、妈妈、阿姨等

到江西看她们以前曾经居住的地方

.8.30洗了一次碗

有看书看报的习惯。大班的时候,报纸基本能够看下来,到一年级的时候,这种习惯已经基本养成,家里订有《衢州晚报》和《钱江晚报》,他已经习惯放学回来先仔仔细细的看一番,大致是当成了一种享受。书也买了看了不少,家里的书架是90厘米宽的,他自己的书已经占了5层,有些是我们帮他买的,有些是他自己要求买或订的。学校里订刊物时,他最初是订5份,现在升级到了7份,他盼望暑假开学的一个原因就是能够收到杂志,这也为他提升了一回自信感,他说开学收到杂志后,一位订了4份的同学拿着一叠到他面前炫耀,他就从抽屉里拿出了更厚的一叠,结果那位同学就默默地走开了。他看的书杂七杂八都有,但偏爱探险类、科学类、军事类和校园小说,目前对文学类的还没有产生兴趣,童话类的根本就不看,说是太假太幼稚了,不好看,这种狂妄导致在一次语文竞赛时受到了打击,主要是有好几道关于童话的试题他都交了白卷。他已经看过的书如果叠起来有4.5米高,但他似乎没有意识到不算少,因为一次看到我朋友搬家,捆扎起来的书不少,堆在地上也挺壮观的,他惊叹“书真多啊”,我估算后说他看过的也有这么多,他不信,我跟他计算后才有点将信将疑。为了稳固他看书的成就感,建议把这些书叠起来量一下,他后来认为确实有这么多,说就不用量了。看书和认字的习惯,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但肯定跟一套《丁丁历险记》有莫大的关系。大概还是三周岁左右,我们帮他在网上买了一套书,可店家却错寄了《丁丁历险记》,我们嫌麻烦懒得退换,没想到却吸引了他的兴趣,一次又一次缠着我们读,后来他自己又三番五次的看,27本书不知道看了多少次,里面的字由此认识了。老是看书也有不好之处,比如想让他出门帮助买瓶酱油都不愿意,但最明显的还是两个方面,一是睡的很晚,坐在书桌前很难催得动,而早睡又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二是影响视力,提醒他休息眼睛也是很难的,总是容易引起不快,现在已经明显近视了,有一段时间特别着迷于马小跳和杨歌,要反复看,而他们两人写的书又多,当我建议他要好好感谢杨红缨和杨鹏时,遭到的是一串白眼,又是振振有词的反驳,“别人的爸爸妈妈都担心孩子不喜欢看书,我喜欢看还要说我。”

二年级上学期班主任评语

年春节前两天,主动擦拭刚送到的新书架

有点幽默感,也懂点人情事故。幽默估计是书上看来的,有时会讲点笑话给我们听,有时和别人的应对中也会偶尔使用下,还曾受到过几次大人的肯定。在平常,为了想帮助他“顿悟”,我也会明里暗里的笑话讽喻,或讲个类似的例子故事,他往往还听得出其中的不怀好意,常常回应“什么意思”、“别烦”;有时对我们的督促不满意,往往会说“你是太平洋警察啊,管得那么宽”。赵老师经常在卫生间里唱歌,声音还是能够传出去,前几天晚上我俩从外面回来,走到楼下时,小傅说好像又听到她在唱歌了,我提议上楼后好好恭维嘲笑一番,拔高到“举世闻名歌手”的高度,他说对,是室的“室”,然后就如此了。关于人情事故方面,像前年有一次与同学玩,恰好有其他同学来邀请那位同学去他家过生日,看到小傅在一起也顺便邀请。回来后我们问他情况,他说虽然不是主要邀请对象,但当时要说不去也不好意思,对于临时受邀没有生日礼物的问题,说当时口袋里恰好有五块钱,就直接以钱代礼了。我们肯定了这种做法,却成了他自我吹嘘“机智”的由头。

.11到龙游看拉力赛,试了回真的赛车

今年3月5日阻击训练

基本宅得住。因为我们两人都略微有点偏向于苦行,平常对吃和玩方面兴趣不大,喜欢宅在家里,所以小傅也很少有外出游玩的机会,他对此意见很大,特别是前几年,常常发飙“哪有像你们这样的爸爸妈妈,都不带小孩子出去玩”、“不出去玩怎么长见识”。我常常回应“有哪条法律规定小孩子一定要三天两头出去玩的”、“谁说见识一定要到外面玩才能长的,更多的见识还是来自于书上,来自于举一反三的思考”,为此,还写了篇《读万卷书非不如行万里路》。他虽然口头上表示强烈反对,但时间长了,外出玩的要求还是渐渐低了下来。呆在家里主要是做这样一些事情:玩汽车,这是最早感兴趣的东西,一玩可以半天,为此不断的添置,大大小小已经超过百辆,连沙发上都画起了密密麻麻的车道和红绿灯,对汽车品牌相当熟悉;玩枪,这是近几年才感兴趣的,从手枪到重型狙击步枪都配备了,为了检验枪法,先是用小瓶子当标靶,后来我帮他在纸板上画了一张环形靶纸,并用水打湿,这样就可以看出子弹的印痕了;玩乐高,这是今年才感兴趣的,从中型汽车到大型导弹驱逐舰都拼,常常一起床就开始摆弄;看书看报,纯文字的书有时一个晚上要看好几本,有的还要反复看,不但把眼睛看近视,而且胆子也看小了,本来都已经一个人睡了,就是因为看了好几本《查理九世》,非得要到我们房里才敢睡,好处是可以吹嘘自己知识渊博,据说老师曾表扬过他是“小百科全书”,便更自大了。这次国庆中秋8天,原来他希望到外地去玩,我没答应,但也作了让步,可以在影院或电脑上看5部电影,他也接受了。宅在家里最大的不利应该还是容易催生电视瘾,原来就相当重,后来我们软硬兼施,加上有这些事情来填充,自我控制的还可以,现在是每周半小时电视、每个月两本电影的额度,但还没有从心底完全戒掉,因为他最高兴家里不烧饭到边上的小饭店去,可以趁机看一番电视。当然,也不是一年到头完全宅在家里,有时姑姑、阿姨出去玩,也会把他带去,基本可以过下瘾。

不久前完成的

今年3月27日,垫子反面车道画得已经没法看了

还算靠谱。比如比较诚实客观,表达能力也还不错,像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同学有纠纷,老师调查情况时,会把小傅所说的作为可信的依据,认为他蛮有数的。比如自制力还可以,这个从戒电视大致可以看出,还有,像他很喜欢喝杂七杂八的饮料,平时我们怎么劝阻都当作听而不闻,但去年开始因为想减肥,又听说这些饮料会促进肥胖,最终能够狠下心动戒,有一次他很想用喜欢的“尖叫”瓶子带开水,犹豫之后把饮料倒掉只带回瓶子;像很喜欢在放学时买烧烤吃,但在我们三番两次关于“垃圾食品”的劝说下,决定不买了,就故意不带零花钱;像很喜欢肯德基和自助餐,最还是基本能接受“肯德基两个月一次、自助餐半年一次”的额度;像喝酸奶只剩最后一瓶时,还会问下我们要不要,或者是三人平分。比如事情轻重也会区分,像前国庆时同学生日,提前就邀请了他,但恰好那天阿姨舅舅表姐表妹一大帮人难得在我家聚会,很热闹,他很想留在家里,但再三考虑之后,觉得还是去参加为好。

年10月2日的沙发

年11月时候的沙发

争强好胜,名利心重。这点主要是从做事的动机上看出来的,有些事情平常兴趣不大,我们再怎么强调督促也无济于事,但如果学校里有比赛就异常积极,吵吵嚷嚷要练习,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天生很有兴趣。比如篮球,其实没什么天赋,平常也很少玩,却美好的想象着能够成为班级的得分手,年级比赛前那段时间天天练运球、投篮,居然混成了班级队队员,得过三分,回来还津津有味地描述,比赛过后就淡下来了。比如笛子,之所以要学,主要是去年看到学校里大队委竞选人员的风采介绍展板,那些参加竞选的高年级同学一个个都是才艺非凡,各种各样的获奖列了长长的一串,估计他看得心潮澎湃,野心有所滋生,想捞点日后参选的资本,想学点才艺秀一秀。他这么一说,搞得我们很激动,赶紧买器材找老师,后来的情况是在老师那里学得还比较用功,但一回家就束之高阁,随着离那次看风采的时间越来越久,激情也越来越淡了,总共只在老师那里上了四五次课,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说学过。最典型的是学羽毛球。两年多前,我们根据自己的体会为他做了个有点长远的规划:一个人最好要有一项比较喜欢、适于开展、水平又不太差劲的运动爱好,这样以后生活质量可能会高些,如果早年打下童子功会更有利。当时,他跟我们一起去见习过几次,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所以报了羽毛球培训班。刚开始几次还好,但后来就不想去,我们为了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便强行拉去,为此发生过数次暴力冲突,直到今年才基本正常,但也仅限于出工不出力的状态。放暑假以来积极性却有明显提高,原因就是在暑假之初第一次参加了区里的小学生羽毛球赛,小组赛运气好先碰到两位菜鸟,当即信心满满开始“白皮”,之后却马上惨败三场,看到了与年龄相近高手之间的巨大差距,伤心流泪之余可能有点痛定思痛,硬着嘴巴表示不服,说明年还要再比。我们趁机教育了一番,只有靠刻苦训练,要用好隐时间,随时随地体会动作要领,并把20多年前买的一本《怎样打好羽毛球》再次送他,这本书以前也给过,他根本没兴趣,这次终于去翻了几页,并不再对我的技术建议以及部分动作示范表示不屑,这种态度的变化在以前是不敢奢望的。与赵老师谈起此事时,我把主要功劳归到了比赛上,虽然我个人是“比赛论”的反对者,认为过于看重比赛结果是社会以及个人浮躁的一大根源,但也认为把比赛作为一个过程,作为提高动力积极性是很好的,因为符合人性的部分规律。

今年7月2日参加羽毛球赛

死要面子。他看着胖墩墩的,其实是相当不自信,或者说是自卑,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比如班里有需要单独出头露面的事情,像唱歌、到台上说几话之类的,常常借故不去,问他的意见,往往是“算了”;比如一度不愿去练羽毛球,我们起先以为是他怕累,后来渐渐明白,实际上是自卑,因为他觉得自己打得不够好,而且有些胖,球友之间常互相笑话,他被笑话时就觉得有些受不了,便想退却了;比如事情没做好不反省自己的问题,常常找借口,像第一次参加羽毛球赛输了,竟振振有词的把原因归结到场地太滑上,我们实在听不下去,也顾不了他面子了,问他“对手的场地是不是特制的”,他却像“堂客嬷嬷”般的边哭边诡辩,让人恨不得当场揍一顿,其实我们有数,他心里是虚的,知道是技不如人,但因为好面子,不肯承认,反而嘴巴很“老”。这种情况小时候比较严重,现在逐渐好转,很多事情都能坦然接受了。

年暑假,为了打羽毛球的事妈妈在边上逼迫.6.1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总认为这是言不由衷的话,其实是“人之初、性本恶”,如果说“本善”的话,人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制约了,只有“本恶”,才需要外在制约和后天的自律。作为小孩子,他们更像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两三岁之前很好玩,天使的面孔多一些,那是因为太小的缘故;之后,魔鬼的面目就渐渐出来,常常让人抓狂。家长一个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在早期尽量帮助他们克制魔性,我们对小傅不敢报以多大的期望,只希望他能在几个方面还可以:比如自律,能够管得了自己,能苦中寻乐;比如通达,对不如意的事情有较好的承受力,与别人交往能遵从必要的准则底线,能控制自我自私的程度;比如心能静,有看书、自主学习和思考反思的习惯,应对得了寂寞;比如能做家务,至少不会为此觉得耻和烦;比如有一两样业余爱好,至少一样是体育的。这些东西说说很容易,整个过程其实也是一场持久的较量,需要斗智斗勇。我们平常一直不喜欢与人斗,但对于小傅,觉得如果不花点心思跟他“斗“,那将是不称职的。由于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只有从自身的经验教训出发,尽量做好几点。

二年级下学期考前心情二年级下学期班主任评语

比如以身作则。家庭教育不难也难,难也不难,觉得首要就是以身作则。常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其实有不同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父母会做生意孩子就会做生意、父母会当官孩子就会当官……广义的理解是父母有什么样的品质,包括“三观”如何、敬业精神如何、交往原则如何、品德素质如何、生活智慧如何等,孩子的总体品质基本就如何,而不是从事什么工作等表面现象上的相似。所以很多家庭,前后代的职业虽然各有不同,但优秀程度是类似的,所谓“龙生龙、凤生凤”。也常常有“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说法,这句话其实也有不同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保姆式陪同,粘在一起,帮他做很多事情。广义的理解是相互之间有必要的沟通和了解,而不一定是时间上老在一起。所以有的家庭,虽然父母亲很忙,与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双方有了解,子女也能感受到父母本身的努力和对他的关心,耳濡目染,照样不会差;也有的家庭,虽然父母的能力不强,工作不体面,但敬业、和睦,所以子女也不一定会差。我们平常在家里,是各人做各人自己的事,我基本是买菜、烧饭、看书、写字、画画、写文字;赵老师是搞卫生、洗碗、洗衣服、唱歌、运动、看书,她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为了防止懈怠,今年以来对运动、唱歌、看书、背英语等印了表格每天打卡;小傅在这种情况下,只好自己做他的那些事了,所以作业之类的,虽然常在最后的时刻拼命赶,但还不需要我们太操心。我们一直比较固执的认为,如果一个家庭,父母经常为贪了点小便宜而高兴、为在单位里耍了点小聪明推掉一件该做的事而得意,或者经常站在自私自利的角度看待人和事,对子女的影响即使当前看不到,以后漫长的日子里应该会有显现的,只不过不容易明显看得出。以身作则还有一点是我们两人之间尽量好好说话或者说是恩爱,因为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子女心理和性格受到影响不说,绝大多数人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至于具体原因前不久才搞清楚,“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的能量在内心冲突中被消耗”。

打球间息.5.28

比如必要的督促。人性其实有太多的缺点,比如惰性大,明知道是好的就是坚持不了;比如是“贱人”,不愿听忠言,直接对他好也往往不领情,曲折一点反而好……这些缺点在小孩子身上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特别是10岁以前,需要大人强力介入,有种观点是说在这个年龄段,最好有权威型父母。凑巧的是,我们偶尔也有强势行为:比如软硬兼施逼他跳绳,每天个,他也常常找理由抗拒,如脚疼,或者反驳“你们都不跳,为什么叫我跳”,所以有时也搞得气氛紧张,边哭边跳;比如对买玩具欲望太多的控制,以前有过几次教训,所以后来出门或是进店之前就说好,“这次可以买一件,价格在多少以内”、“这次只看不买”,这个方法还不错,有效减少了很多在现场的不愉快;比如打羽毛球,有时不想去,只好武力镇压,强行拖去,往往在楼道上僵持好久,为此,一根原本用于摆设装饰的鸡毛掸子都在对抗中损坏不少;比如看电视,以前看他可怜,心一软答应每天半小时,谁知时间到了之后想关闭情况更糟糕,他不高兴的程度更大,我们有时会恨恨的说“早知道这半小时都不答应了”,只好好人做到底再延长半小时,谁知还是老样子,最终还是在他百般不情愿中强行关机。几次之后,我们终于学乖了,这种好人是不能做的,因为对方贪得无厌,欲望没有穷尽,还不如一开始就坚持原则,这样对双方的损失都更小。后来,我们慢慢地知道了,他有些不高兴其实是假的,因为有一次他跟表姐两人狼狈为奸,不小心说漏了嘴,说那些表现是装的,还很得意自己是“表演系”出身的。所以,真的不能无原则的同情让步。有些时候,赵老师也会问他,我们好几次打他骂他会不会伤心,他说不会的,有时还要嘲笑我为心软为他求情。估计他这不是讨好的假话,因为我们也常常会反思,每一次打骂不是我们自己心情不好迁怒于他,而是他确实过份,他自己也心里有数,所以当时虽然有抵抗,但不会有心理阴影,每次打骂之后总体还是有改进的。督促也有不成功的,比如前年,赵老师觉得从小读背古代经典的好处太重要,为了帮助小傅创造一个好的氛围,也为了让多几位孩子受益,特意与班主任老师商量得到支持后,花了一个半月工资送了班里每个同学一套古代经典读本,为了不让小傅心理上有优越感,没让老师说实情,他只知道这件事是妈妈建议的。那段时间老师额外花精力组织他们把《老子》背了大半,但坚持的难度实在过大,像他有时急了就埋怨“都怪你跟老师提这个建议”,现在基本停了下来。不过我们相信,日后再遇到古文时,他们的感觉应该会有所不一样。

原本丰满的鸡毛掸子

比如注重心理。人生的不幸,除了一部分是因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之外,大部分其实是心理和心态、“三观”,或者说是生活智慧程度造成的,所以很多工作很好、衣食无忧,甚至权贵富贵之家的幸福感并不强,估计就是生活或工作中的心态所致。由于放在小傅身上的精力有限,我们对他身体方面的一般问题不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xz/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