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在城市规划上有哪些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呢?看看知乎网友是怎么回复的...

LukeLOU,地理学,撰稿人,博物馆控,在路上

杭州在规划上的问题,不仅仅只存在于城市规划上,其实在杭州城市发展过程中看到的很多不足都不止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就城市规划而言,我认为主要有几个问题:1、规划太过落后,先见不足,目光短浅举一最简单的例子,比对一下杭州的钱江新城和广州的珠江新城,都是两个城市新规划出来的CBD,杭州的规划从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了一大截,这种落后不仅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被体现出来,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些规划之初的落后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加放大。杭州地铁一号线开通之初就已爆满,杭州东站甫一建成就拥挤不堪,浙江省博物馆刚刚建成就已经落后,杭州图书馆面积过小,浙江图书馆早就老化得不敷使用,而新馆却迟迟不见踪影,这些城市公共文化、交通设施的落后都是规划落后结出的恶果。杭州常给人以非常好的观感,但这种观感常来自于细节的完美,我认为杭州是国内城市中没有争议的在细节上做得最完美的城市。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宏观的规划上杭州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沉浸在对细节的赞美里,更往往掩盖掉整体的糟糕,舍本逐末,危害尤重。2、规划急功近利,不尊重原有的城市文化底蕴像杭州这样的历史名城,在最近几十年的城市扩张中被不遗余力地完整破坏,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案例。上世纪上半叶,杭州继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之后被列为中国第六大古都,保存相对完整的历史城区原本可以和西湖合璧,堪称世界城市史上人与自然合作千年共同营造的完美典范。文革时期,周恩来也曾下令要保护苏杭二城的历史城区,但令人痛心的是苏州古城被相当完整地保留,最近还被整体列为国内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而杭州却仍然在文革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建设热潮中被毁坏殆尽。今天的杭州,几乎已经没有历史城区可言,仅有的一些历史地段,虽经相对成功的商业化改造而集聚人气、并实现了再生,但历史地段的整体环境破坏殆尽,永远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大概十年前,杭州喊出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口号,但是十年过去,城市的核心功能仍然扎堆在老城区的范围内,钱江新城除了房价有了市中心的气魄之外,白天尚未生气,晚上更是死城。城市功能的过分集中,导致每天早晚都呈现出中心-四周的高峰运输,给城市交通增加巨大压力,而且非常不利于长远发展。主城区中应该停止大拆大建(虽然已经没剩什么可以大拆的文物建筑),严格地控制西湖东岸的世界遗产缓冲区内的建设高度,并且适当地将高度控制延伸到钱江新城,对西湖东岸的保护,古城本体已经不可能重生了,天际线将是杭州城区能为西湖做的最后一件事。所以我认为上述很多答案中对杭州建设卫星城的批评都是不够客观准确的。事实上,杭州需要卫星城,现在规划的一主三副六组团的格局需要切实地贯彻,尽可能多地将城市功能分流出去,尤其是分流到钱江对岸的萧山去,现有的主城区只需要适当地保存一部分的文化、教育、行政和旅游功能即可。3、规划的执行太差以国内知名的战五渣杭州地铁为例,规划路线十分诡异自不待言,一条一号线,竟然建设了那么多年,中间还发生了一次十分严重的施工事故,葬送多人性命的同时,也把当年几乎到手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拱手让出。再以二号线为例,一期尚且分为两段,而年建成第一段后竟然还是断头的线路,无法与既有线路换乘,实在是诡谲而讽刺。另外,在国内城市纷纷建设机场轨道交通的大背景下,作为拥有国内十大机场之一的杭州居然取消了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机场线,考虑到杭州地铁建设的渣水准渣进度,不禁对杭州机场乃至杭州城市的未来竞争力产生担忧。在长三角地区,杭州的轨道交通不仅已经远远落后于同等体量同等层级的南京市,甚至还一度落后于地级苏州市,其建设之迟缓,执行力之孱弱,简直让人无语。再以杭州的几大火车站为例,杭州东站磨磨蹭蹭一再延迟工期,终于开通之后,配套完全跟不上,西广场磨蹭到现在还未开放,使新东站的城市影响力一直十分有限。而城站在十几年前拆掉了还算不错的老楼(原本可作铁路博物馆,并为城站另寻新址)盖起现在的新楼,如今已是污秽不堪,不仅毁掉了无数游客对杭州的第一印象,而且无时无刻不在为杭州中心城区的拥堵贡献自己的力量。4、缺乏与周边城市的整合从小范围内看,海宁、富阳、柯桥(区)、临安、德清都是比较发达的中小城市,而杭州都市圈所包含的杭嘉湖绍四城是非常有潜力的,所以利用规划与周边地区进行整合将从总体上提升杭州的竞争力。与周边地区尤其是与绍兴联合打造都市区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杭州的规划总是扭扭捏捏,连跨江的魄力都十分有限,遑论与其他城市联手了。今天的杭州不可能再想要做上海的后花园了,要发展成新型的区域中心城市,就需要拥有足够的腹地。建设杭州与周边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打通杭州与华中、华西、华南地区的通道(可惜至今没有杭武、杭广高铁的正式规划),将对提升杭州乃至浙江在全国的竞争力都有十分大的助益。补充:看到很多人吐槽杭州的公交,我觉得有很多地方说得不公平(但是我想提出,这已经不是规划的问题了,大家的吐槽是不是有点跑偏了):首先,票价难以称得上贵,有些长线和旅游专线要收¥3或¥4,在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正常的。任何一个城市公交长线都不可能和短线维持同样的水准,尤其是杭州还有不少到富阳、德清的线路,贵一些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是我也希望可以引进分段收费的机制,从良渚博物院去莫角山,不过两三站路就要收全程的4块钱实在是很贵……)其次,很多人说下了车找不到回去的站,这个情况我遇到较少,文二文三虽是单行线,但公交貌似都是双行的,有些环线如//只有单向发车,互补线路的站点不一致也很正常,整体来说,城市拥堵而大力发展单行线是常见的惯例,并因此使公交路网受限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杭州公交体系不完善是真(车少、线路覆盖率低),但是吐槽单向停靠找不到站台是没有意义的。最后,我想说,竟然还有人对3/4/10/11月份公交半价有意见?这么好的政策不全国推广都可惜了啊!凭什么春秋季节公交不开空调的时候我还要付空调的钱呢?见到有人对此有意见,非常不能理解。以上陋见,见笑方家。

宗宗

仇保兴任市长之前,杭州的各个领导把杭州的古迹全拆得差不多了

仅仅是80-90年代我所经历的

1、大理寺(南宋的监狱,杀岳飞的地方,修庆春路的时候拆了)

2、银瓶井(岳飞女儿跳井自杀的地,有亭)

4、众安桥的原浙江电视台(民国经典建筑)

5、龙翔桥的原人民广播电台(民国经典建筑)

6、河坊街与羊坝头古民居8、清泰街(尤其是清泰街与中河交界那座建筑,与羊坝头的工商银行类似,经典民国建筑)9、庆春路、凤起路修建拆掉的古民居补充:1、地铁规划:哪里有地可卖,地铁造到哪里。普通市民最依赖的3号线,迟迟不修建;其次用B型车厢,等地铁成网络后,就完全不够;最后龙翔桥等人流最大的地铁站,规模只相当于普通站点,每逢周末就被爆,人都在马路上排队,地铁还不停跳站,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人流更大的地铁是无法想象的,当初的规划人员的脑子是陀浆糊。2、出租车:我原本以为杭州的滴滴优步那么发达(业务量全国第1)是因为杭州人敢于接受新事物,其实是因为杭州的出租车太垃圾,尤其是火车东站附近的司机尤其是垃圾中的垃圾,管理人员就在跟前,熟视无睹。

imcake,规划民工,设计爱好者

当年城市西进,城西大力开发住宅,导致现在城西跟个卧城似的,城东城西每天的钟摆交通加剧了每天东西向道路的拥堵,这么多年了还是没缓过来。交通拥堵也导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下降,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下降导致大家都自己开车上路,交通更加拥堵,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更加不好,更多的人再选择自己开车,死循环了。而西湖和西湖群山这么大一个交通闭塞体放在城西南,直接导致南北向交通的不畅。西湖和钱塘江的共同作用,很容易在两者间产生交通蜂腰。也就产生了南北向的中河路和中河高架基本没有通畅的时候。杭州行政区划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铁的开发进度,90年代规划了十字形地铁线路,不过在90年代中期全国地铁项目暂缓审批,杭州地铁流产。01年加入萧山,余杭,城市向组团城市发展,地铁为联系各组团重新选线,审批,可行性研究,一通下来开通就在12年了。对于中心调整到钱江新城,前面也有网友提到人气不足等问题,我个人也不看好钱江新城的发展。中心城区搬到钱江新城,原本是为了更好得辐射萧山这大片土地,但是在我看来依靠钱塘江将这个中心变成了单向辐射,对于城西城北大量人口,到新中心的出行时间是成倍上升的。而萧山原有中心城厢镇距离钱塘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萧山本地居民的生活服务出行在本地能解决,而对于一次远距离出行,都要跨过钱塘江,目的地是钱塘江边还是再多一段路到西湖边,这段多出来的出行时间对于整个出行时间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了。而新建成的一号线的近江站距离公共服务集中的钱江新城中心还有3公里多,这也导致钱江新城中心不能依靠新建地铁来吸引人流。以上仅个人观点,瞎说一通,我还是很喜欢杭州的~

水木山城,自由的工作

说杭州没有城市长远性的战略规划大概是对的。楼上有人说不如苏州,新老城分开,确是高见。特别是商业区过于集中于西湖周边,那肯定是乱上加乱。特别是在发展多个区域生活中心方面,除了城西,其它区域均做的不好。交通方面更别提了,核心是高架发展不足。另外,出租车数量严重不足,打车是超级难。地铁除了地质条件施工较难外,不知为何远落后于成都及南京。当然,杭州因钱江、西湖及多山,所以城市布局与交通多受局限也是实情。另外,城市产业结构上,民企居多,特别是还有相当一批第一二产业的工业企业,确实是相当的不利城市环境。

习江波,不扯蛋腿痛

这里是对评论里一些不满的人的回应:题主的问题是:“杭州在城市规划上的败笔”,注意,是败笔,所以我就单纯吐槽了你们怎么就这么大火?就见不得别人说杭州半点不好么?而且我觉得我说的都是实现啊,杭州做为一个城市规模远不及北上广深的城市,限牌却来得如此之早,这不是充分说明了杭州的交通之烂么?另外,杭州也有太多的好,比如一个美不胜收的西湖,就这一点就够了!胜过一万个不好。今天回过头来看了下发现我貌似有点偏题了,题主问的是城市规划问题,最后我却一直在吐槽,我对不起题主。下面是吐槽的原文:作为一个在杭州生活了三年多的外地人,我来对杭州的交通吐个槽吧。1.公交和出租车实在太烂。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公交车少得实在是可怜(一曰车少、二曰班次少);而且很多车比较破,对比之前广州深圳(我之前呆过的地方),简直就是战五渣;另外一个要吐槽的是公交车的班次时间:很多所谓的晚班车都是8点多一点就没有了(我还见过6点多就没的),这个问题简直不能忍!要知道广州的晚班很多都到9点多10点多,然后晚班没了还接着有夜班,而杭州过了8点后想要靠公交出行基本是不可能的。私家车太多:这个算是对杭州公交少下班早以及地铁少的负面回应,结果带来的更加的堵车。出租车太少:而且基本上黑车一大片,在杭州火车站附近基本找不到几个靠谱的正经司机,从城站到翠苑35块能到的地方,黑车司机直接张口就80、,而且你上车后还不开车,他还要再拉两个客才行啊啊啊。这个还不是最不爽的,最不爽的是,你等了好久,好不容易来个正经出租车,人家先不停车慢慢挪过去,车窗摇下来问你去哪儿啊?你说去翠苑,回答:50!你刚迟疑了一会人家油门一踩直接问下一位了。然后好不容易上车了,半路司机一路看着,路上再接一位客是常有的事。我在广州三年,搭黑车的次数屈指可数,被正经出租车加价或者拼客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另外真心要吐槽的是杭州的地铁,真真的就是为了卖房而建的,反正主城区的老百姓是享受不到什么太大的好处,最堵和人最多的地方,都没有覆盖到。然后地铁建得太慢太慢了,这样的节奏,经济被宁波再次反超是分分钟的事。2.城市内的导向牌关于这个,我要赞扬是的广州和北京,不管你是哪里来的陌生人,你一出机场或者车站,指示牌这里那里说得清清楚楚(出租车哪儿、公交车站哪儿、旁边酒店哪儿),你跟着牌子走,绝对不会丢。而我刚到杭州那次(三年前,现在已经好多了),一出机场:卧槽我该去哪儿乘车?找不到一个指示牌,一个头两个大!给人的感觉是个国内小机场,而不是所谓的国际机场。城站火车站也是,我没见过规划这么烂的火车站,火车站附近的公交车站,以半圆形状围着火车站排开三四百米,下火车后你要搭XX路公交,你慢慢找去吧,如果找错方向了,对不起你得回过头再次穿过火车站一次。走上1公里不算多,而且火车站内基本没有几个指示牌,出来后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随着人流移动!而城站火车站的烂,三年了,基本没有任何改观。还记得有一次过年,从老家坐汽车到杭州汽车南站,半夜三点多到,出站后外面黑灯瞎火,也是没有任何指示牌,大过年的也没有公交车(广州深圳过年时分都是公交车彻夜开的),走了快一公里,才打到一个正经出租车,期间一度以为会走丢。3.BRT(快速公交系统)杭州的BRT是我见过最烂的!没有更烂!基本上杭州的BRT就是一个大号的公交车跑得远一点,然后顺带票价贵一点而已,没有其他功能。广州BRT的设计是这样的:BRT是一条大动脉,穿过整个城市,链接起其他公交车,在BRT站台内随意换乘其他公交车,只要不出站,两块钱随便坐。杭州BRT的设计是这样的:BRT是一条远程快速运输线路,普通公交不好去的地方,我来,在BRT站台内,不能换乘其他公交,你得出站,走到隔壁的普通公交候车区,再投两块钱。说实话,这个不能直接换乘其他公交车的设计,透着一股子小家子气,也大大降低了BRT的实用性,本来一个所谓的快速公交,利用率完全打了折扣。比如在广州,你要从A到B地,需要换乘1路车到BRT车站,再换乘2路车到下一个BRT车站,最后换乘3路车到目的地。花费2块钱,你很快乐的和三个小伙伴一起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了,大家一起花费8块钱就够,使用羊城通还能打折。而杭州,你得付2+4(没错,杭州的BRT收费4块)+2=8块,.........没见过这么贵的公交,你一算,四个人32块都够打车钱了,我们打车去吧。活该逼所有人都买车,最后一起在路上堵死。4.交通设计与广州政府的对比很鲜明,杭州政府是比较懒的。疏于调查、疏于管理,对人民的呼声也不是那么重视。比如早晚高峰车多的时候,广州是一个路口5到6个交警(中间那一个两个是正儿八经的交警,边上四个一般是协警),路口次序维持得非常好,行人闯红灯都不行,一定吹哨。堵上了的时候一定会限制机动车再进入路口。而杭州,我常常是早晚高峰时见两个交警守着人多的那个方向(早上进城方向,晚上出城方向),查电动车载人呢,一个罚款20块,至于路口已经赌成屎了,他们才不管。比如我路过次数最多的汽车西站路口,设计了一个很奇葩的红绿灯,南北方向的直行灯和左转灯同时打开,然后南北向的直行车被对向行进的左转车堵住,大家都慢慢移,最后东西向的绿灯已经亮了,路口却还堵着一堆南北向的车,然后整个路口的通过效率低到令人发指。这个路口却常年有交警查电动车并罚款,但他们却不管这个设计不合理的红绿灯,在堵车时也不怎么做流量疏导。只是站在路口做傻逼状。有一次我数了下,因为路口被南北向的车子堵住,由西往东的一个二十几秒的绿灯,居然只过了8个车,要知道,那可是3车道的大路。杭州的路口,人行天桥也非常少,地下通道也非常少,如果多修一点这些,再多修几个立交桥,杭州完全没有要到限行限牌的地步,说到底,限行和限牌是杭州市政府的懒政。

AaronCheng

个人觉得杭州最大的败笔之一就是大规模现在集中开发宅地。比如十年前的城西板块,五年期的城北板块当下热门的城东板块。后果可想而知,导致每天早上西往东,北往南堵成狗。然后到了下午四点开始反方向开始堵成狗。个人认为杭州在二线城市里面的交通设计已经属于落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其他城市相比有些不堪入目。

布拉拉,blahblah

这是个被房价绑架的城市。从道路规划到新城区建设到地铁到交通最根源的毛病,通通在房价。虽说全国多少都有点这种问题,但杭州的程度绝对远超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卖地以肥地方财政的模式就是杭州政府发明出来的。说说比较糟糕的几处:1.人为不合理的建多个新城。杭州一直是个小城,但目前政府刻意规划下沙滨江等新城区,面积直逼武汉三镇。但根本不是正常的人口密度,太多小区楼房都空置着。也没形成完整便利的生活社区,大多数人活动工作生活范围还是往西湖边两三个中心城区集中,造成极大的交通压力和流量。2.地铁修建太迟太慢。规划期间就改来改去,很多站都是向房地产商妥协,以供他们炒作地铁房的概念,也更好卖地。3.现有的公共交通完全跟不上需求,这还只是少数人选择公共交通的前提下(深圳好像超出50%的人出行都选择公共交通,杭州只有20%甚至更少)。当然这也造成私车过多。公交甚至在工作日的非高峰期间都经常能塞得满满,高峰期和周末体弱者都别想挤上车,我经常半路下车选择骑车算了。4.停车场所几乎毫无规划。全城大部分道路白天都能看到非常多的道路面积被划为停车位,晚上更是四车道能变成一车道,所有小区的停车位都远远不够。5.对私车限制太松。很多家庭为了避开出行限号,额外买了好几辆车。出租车非常难打,且司机态度礼貌专业程度都远不如魔都。吐槽暂时就这么多,以下是赞美。杭州景区才不是就西湖一圈一小时能逛完的那点啊!西湖西面连片的山群,爬起来很有意思的。还有随处可以见的游步道,所有运河边都能找到,西山群里也有几十上百公里的游步道,哪是一天能走完的。西溪湿地附近暴走也挺好玩,个人感觉空气比西湖还好。在杭州各处景点玩,需要注意的是:短距离步行+长距离骑车,不到万不得已别去搭出租车或公交,会想死的。尽量找无需门票的地方,需要买票的都事前做好调查再去买,票价超出50的都有骗钱的嫌疑。

知乎用户,觉得知乎的水问答和产品类问答太泛滥了,…

1.没有东西向快速路,东西边走红绿灯无数,当然限制了车速,大约20km/h2.南北向的中河高架只有2车道,这是杭州最大的黑点,反应了杭州市政府想做三线小城市偏安一隅的心态。3.地铁没有东西向的,结合第一点,雪上加霜。4.医院集中在中山中路和庆春路,而同时中山中路和庆春路恰好又是商业中心,离西湖边行政中心也不远,又导致必然的拥堵。总结1:我觉得杭州的问题,要破还是需要从东西向的高架来破,现在这种天目山路,可承载的车辆还是太少了。其次就是南北向的高架,2车道,实在不符合一个二线城市的形象。

溪沙

看到回答吐槽几句。去年年底来的杭州,作为浙江人,20多年终于可以来省会看看。就我感觉,作为古时候江南地区的中心之一,杭州的灵魂就是水,西湖-运河-钱塘江,将这个江南水乡串联起来。水上面的石桥古时候是这个城市的骨架。但是中国大陆这几十年的城市发展,精华全在一个“拆”字,似乎几百年的老房子就是令人生厌恨不得早死的老人,赶紧拆了卖给开发商,水泥钢筋赶紧盖起来。大陆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变成了一个样,钢筋水泥,毫无个人特色。北方的京城,南方的杭州,西边的成都,东边的上海,全是一个模样。政府不重视城市的特性。杭州,已经不再是江南上的人间天堂,那早已经是过眼烟云,存在于官方编辑的历史书上了。

刘小二,爬山爱好者,通信

个人感觉杭州的公共交通是国内大城市里比较烂的,刚到杭州居住生活工作的人肯定不会习惯,具体表现在:1.公交线路少,很多地方不通公交2.公交线路绕,很多公交车线路非常绕,无形中增加了通勤时间,比如21路3.公交车挤,发车时间间隔长,人多非常拥挤4.大多公交车车况不错,但还是有很多很破的车5.交通非常拥堵,公交车速度开不起来,非常慢,十公里路能开一两个小时6.末班时间非常早,大多市区公交车在九点前结束,郊区公交车在八点前结束7.立体交通匮乏,基本靠红绿灯,多而滥,降低了通行效率8.出租车不给力,广为诟病9.公共自行车不错,可是也是很早末班10.地铁滞后,线路不合理,房产地铁总之,杭州公共交通甚至是整个交通都是稀烂的,和一线城市差距极大,甚至不如很多经济不如杭州的二线城市。

来源:知乎

赞赏

长按







































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鐨勫尰闄?
鐧界櫆椋庝腑鑽不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yh/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