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力觉醒杭州美食与杭州文化的传承者
采访/文:朱茂康、邵璐璐 猴年伊始,猴王世家纪录片便已风靡网络。六小龄童那句“苦练七十二变,方能笑对八十一难”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和各社交软件话题榜,将大圣情怀演绎到了极致。这既是神话故事里的崇高追求,又代表着寻根溯源后发现的成功人士能成功的一种原始推动力。这种原力,既需要去“创”,也需要去“传”,传承经典融会贯通的同时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原力才真正的得到觉醒。在杭州,有一位在自己领域里“教父”般的人物,他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名字叫董顺翔。味庄主事人。 “我很苦,不是人苦,是命苦” 众所周知,从04年味庄筹建开始,迄今已有12年。这正好是一纪。一轮下来,董顺翔说自己改变了不少。总体来说是“苦中有乐”,用他诙谐幽默的话讲就是:“我很苦,不是人苦,是命苦。” 19岁到杭州酒家从师学艺,董顺翔从洗碗工干起,后来师承胡忠英大师,参赛、拿奖,出任杭州南方大酒家总厨师长、知味观行政总厨,后来成为了味庄的掌舵人。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些传奇色彩背后,当然也伴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董顺翔办公室一角 自掌管味庄以来,从相对单一的烹饪专业转为对餐饮企业的全面管理,董顺翔在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等方面都下了很大的苦工,他在学、思、行中不断充实自己,带领味庄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刚刚过去的3月,味庄新获得了法国《LALISTE》榜单全球家最杰出餐厅的殊荣,这只是味庄在董顺翔带领下获得无数荣誉的其中一个。随着人生积淀的增长,董顺翔越来越看轻了这些荣誉,却越发坚定了他的梦想和信念,他要做真正安全有保障的杭州美食,将杭州的传统与杭州的餐饮文化发扬光大。 “领袖,做衣领还是做衣袖?” 味庄创始之初,也是开始全面融入市场竞争的第一年,董顺翔压力山大,百来名员工三天三夜不合眼,开会部署、头脑风暴,力争短期内出经济效益,然而他成功了。 ▲董顺翔手书“杭州美食” 现在,杭州餐饮界称董顺翔为“教父”。他本人并不觉得这个称号有多大好处,这只是同行对他的一种认可,“其实感觉压力还蛮大的”,董顺翔如是说,“领袖领袖,到底做衣领还是做衣袖呢?”董顺翔儿子小时候问他是做什么的时候,董顺翔总是告诉他“我是做猫耳朵的”。有一天孩子长大了,上网搜到原来“董顺翔”三个字意味着名人,于是问他:“别的名人都是前呼后拥的,你为什么没有?”董顺翔想了想,认真地告诉儿子:“其实说我是名人的那些人,不知道我叫‘董顺翔’,所以给我安了一个名字,叫‘名人’。” 其实,“教父”这个名号董顺翔当之无愧,因为他既传承了杭州美食与杭州文化的精粹,又做出了无数的创新与贡献。 “创新难,传承比创新更难” 现在知味观·味庄已然成为杭州美食的瑰宝,凡是来味庄吃饭的食客,有两道菜是必点的——金牌扣肉和蟹酿橙。这两道菜是董顺翔对杭州美食、杭州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作。 ▲金牌扣肉 当年董顺翔参加十多个国家参与的厨艺大赛夺冠,其中有一道菜就是“金牌扣肉”。董顺翔从苏轼“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的诗词中获得灵感,创造了金牌扣肉这道名菜。他用高超的专业技能与创新的烹饪理念重塑了东坡肉的外观,减少东坡肉的糖分,辅之以杭州特产竹笋,多了一分雅气,造就了一道经典。 ▲联合国美食节新闻发布会 蟹酿橙却完全是董顺翔对杭州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理解,整道菜充分体现了“和”的真谛。毛主席曾说过:“中国的中药和饭菜是可以走向世界的。”蟹酿橙精选杭白菊、绍兴香雪酒以及正宗浙江玫瑰米醋,将“复合味”诠释的可谓是淋漓尽致。年,董顺翔和他的团队受邀在联合国总部做了一次美食节,让杭帮菜获得了很高的国际评价,其中“蟹酿橙”让许多来自全世界的美食家赞不绝口。 ▲蟹酿橙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一直让董顺翔心向往之,他说有容乃大,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多了,创新较之以前是容易了,但如何传承真正的传统的杭州美食是需要深思的,也是需要不断磨砺的。“这句词能勾起我对青葱岁月的回忆,我们小时候都有一个英雄梦。” “历经风霜雪雨,成就一身筋骨” “您职业生涯中最骄傲的时刻是哪一个?”当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董顺翔有一瞬间的怔愣,眼神中仿佛闪过很多的画面,他低头思考了一下,抬起头说:“我曾经在杭州酒家洗过五年的碗,一天起码要洗几百只,那时候洗碗用的是老碱,一年四季手都是裂的,很痛。我想辞职过无数回,但现在非常庆幸我当时坚持了下来。那五年成就了我,我为那五年最感到骄傲。” ▲03年首届世界厨艺大师赛 可能是董顺翔的努力与付出感动了上天,机会也永远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在杭州酒家董顺翔遇到了他的恩师胡忠英大师,一匹好马终得遇到了伯乐,他的生命开始深深与杭州美食、杭州文化交织,不断登上一个又一个顶峰。董顺翔是一位“哲人”,他说,“人”在“山”上则为“仙”,“人”在“谷”底则为“俗”,这些年,他走得艰辛,也走得快乐,用他的话说,就是“历经风霜雪雨,成就一身筋骨”! “以匠人之心,做大俗之事” 胡忠英大师曾经问他:“作为一个厨师,你认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董顺翔经过认真的思考,回答了三个词:“忘我、儒厨、精神”。“忘我,就是要在专业领域追求最高的境界,心无旁骛;儒厨,我要改变那时厨师行业普遍文化不高上不了大雅之堂的状况,要不断学习成长让别人也能为厨师鼓掌;精神,就是我要留下什么我能留下什么,给后代传承下去。” ▲董顺翔与记者合影 这三个词一直贯穿着董顺翔的人生,就像烙印烙在他的身上,激励着他不断前行。他说他现在做“匠人”,做很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给员工发护肤品、牙刷,检查宿舍卫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做菜。”他以匠人之心做着大俗之事,一生前行,不留遗憾,唯爱无悔!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石头,大小而已,每次搬开这块石头,我就涅槃了一次。” ——董顺翔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味观·味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yh/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GBStage首届杭州球鞋潮流文化展
- 下一篇文章: 开封VS杭州同为两宋古都,为什么文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