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狂补觉却越睡越累,科学午睡注意
今日天气 今日气温:17-7℃ 今日天气:多云 空气质量:良 穿衣指数:天气较热,建议穿棉麻衬衫、薄T恤等,注意早晚温差,适当增减衣服。 (来源:中国天气网、PM.5监测网) 节后天气 下周一气温直降7℃ 今天周日,但却是个补班的工作日。本市天气多云,最高7℃,最低17℃。比较剧烈的气温变化将发生在下周初。 下周一申城阴转多云,最高气温或直降7℃左右,预计仅0℃;周二阴转阵雨,15-1℃;周三阵雨转小雨,气温进一步下滑,预计最高仅17℃。周四不再下雨,为阴转多云天气,气温也将迎来较大的反弹。下周末,申城的最高气温预计又将接近0℃。 (来源:周到) 数据 小长假上海“剁手”46.9亿元 “五一”小长假,你选择了踏青游玩,还是逛街购物?“上海购物”的“五一成绩单”显示,不但市级商圈、购物中心成为“人气收割机”,首店首秀、夜间经济也为节日消费市场增添亮色。据上海市商务委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本市86家零售和餐饮企业五一节日四天(5月1日-4日,同期对比年4月9日-5月1日+5月日)实现销售额46.9亿元,同比增长15.5%。 市商务委表示,节日期间,青浦、虹口、普陀、黄浦、浦东、杨浦、静安、宝山、长宁、闵行、金山等区样本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购物中心、百货、奥特莱斯等业态都保持较好增长,长风大悦城、奕欧来奥特莱斯、龙湖天街、一百商业中心、佛罗伦萨小镇、兴业太古汇、周浦万达广场、五角场万达广场、合生汇、上海环球港、大丸百货等同比增长0%以上。 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节日期间消费金额排名前三的商圈为南京西路、南京东路和陆家嘴,三者均为市级核心商圈。节日期间,外来游客消费次数高达78.万人次,发生消费为4.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1.5%和15.7%,外来游客消费占全市发生消费比重达6.5%,较年初元旦提高6.8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外来游客消费主要以“买买买”为主,“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消费板块中,购物消费金额占比高达8.0%,餐饮消费金额占比高达9.0%。外来游客消费人次以江苏、浙江两省最高,分别达到5.%和1.4%。节日期间,外出游客消费次数为44.5万人次,发生消费为8.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4.%和11.7%,外出游客消费目的地城市前三位分别为苏州、南京和杭州。 申城的商圈商街商场也确实“文艺范”十足。思南城市空间艺术节带来近百场的街头艺术表演,5月1日的开幕大巡游吸引近万名市民游客前往,《巨熊出没》、《西装怪杰》、《盒子的戏》等精彩节目在广场上路演、在弄巷里穿行,与市民游客共舞同乐,也给消费者增添无限惊喜。“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迎来第六个年头,推出久光百货-静安公园-嘉里中心,中信泰富广场-恒隆广场-美琪大戏院,兴业太古汇-威海路等条城市空间戏剧表演路线,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仙境梦游爱丽丝、即兴铜管派对等精彩纷呈的街头艺术表演。 节日期间,一大波首店、首秀也席卷申城,百年老字号梅陇镇酒家传承创新,推出首家熟食品牌店——“梅陇镇·橱窗”,受到消费者热捧;德国餐饮连锁品牌兰巴赫Lenbach全国首家旗舰店入驻白玉兰广场;全国首家《名侦探柯南》官方授权主题咖啡店限时开业,推出限定主题咖啡店周边,吸引“柯南迷”排队膜拜。英国创意艺术家LukeJerram发起的全球性公益钢琴活动“PlayMe,I’mYours”登陆兴业太古汇,0架颜值超高、色彩绚丽的钢琴在上海首秀;北海道大米、桃子汁饮料、西班牙黑猪肉等首届进口博览会展品组团现身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10余家“品牌直营店”首秀。 此外,夜间经济和特色小店也为节日消费市场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节日期间,金山嘴渔村渔家湾特色夜市在金山海滩漫天烟花中开幕,船上夜市、特色小吃、夜游渔村、海边民宿,为民俗旅游插上“夜间经济”的翅膀;青浦夏都小镇正在逐渐成为特色小店聚集地,推出“花满夏都”主题系列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来源:新民晚报) 健康 科学午睡注意“四忌” 对于平常工作繁忙的小伙伴来说,每到假期或者周末,终于有时间好好补补觉,白天也能美美地午睡一下。但有人却发现,睡得越多反而越疲惫,这是怎么回事呢?应该如何科学午睡呢? 中西医如何看待午睡?首先,大家不用担心,正确的午睡是有益健康的!上海中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潘露茜介绍说,中医认为,人体的起居作息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昼夜变化戚戚相关,睡眠亦遵“天人相应”的原则。 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体内阳气从鼎盛时期开始衰弱,阴气慢慢开始增长,与子夜一样,处于阴阳交接的时刻。《内经》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故而“子时大睡,午间小憩”。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廷栋在《老老恒言》中说:“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认为午后阳气消退,应适度休息,减少阳气的消耗。 西方国家过去认为,午睡是一种懒散的表现,现在则不然。近年来,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专家们发现,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是白天的个睡眠高峰,尤其以中午1时的睡眠高峰较为明显。在睡眠高峰期,人往往会感到疲劳困乏,因此午睡也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部分。午睡犹如一次“充电”,以养精蓄锐。 科学午睡注意避开四大误区要想达到“充电”的效果,午睡就要讲究科学,否则会适得其反,具体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误区一:午睡时间过长以0-60分钟为宜。时间过长,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组织毛细血管关闭时间过长,使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减慢,导致醒后周身不适而更加困倦。 误区二:午饭后立即午睡以午饭后0分钟开始为宜。午餐后人的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这时入睡,心脏供血量少,也会影响全身和大脑的供血,睡醒后会更加疲劳。 误区三:坐着午睡坐着睡觉时心率较慢,血管扩张,流经各脏器的血液速度相对减慢,大脑的血流灌注则会更加减少,而引起“脑贫血”,导致醒来后常会感到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尤其老年人心功能减退者更应注意。 误区四:醒后立即起床特别是老年人,起床动作要慢,建议做到三个“半分钟”:即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先在床上躺半分钟;从床上坐起后在床边双腿下垂坐半分钟;靠床边站半分钟,然后再下床活动。渐进性的活动以减少猛然起床造成的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跌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宜午睡随着增龄,老年人的机体各系统功能降低,体质减弱,容易疲劳,大脑皮质的抑制减弱,夜间不易入睡,凌晨容易早醒,这样就容易出现打盹。因此,老年人需要适当的午睡。但是,有的观点却认为“老人不宜午睡”。有些老年人午睡醒来,不但没有变得精神抖擞,反而出现了头晕头痛、心悸疲乏等不适现象。 那么,老年人到底该不该午睡呢?医学专家认为,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宜午睡,如体重超过标准体重0%的老年人,或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者,特别是因脑血管狭窄而经常出现头晕症状的患者并不适合午睡。这是因为,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脑血流减少,容易导致老年人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其他疾病。因此,午睡也要因人而异。(来源:周到) 看点 年轻是什么? 年轻是什么?至,0岁到岁的人给出了自己不同的答案 (来源:央视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zz/11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旅行季清雅和风,古韵京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