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朋友说了一件带娃的趣事。她家两个娃,老大5岁,老二3岁。俩孩子同时不想洗漱,而且谁都不想先去洗澡。她就跟俩娃宣布:我今天只讲一本睡前绘本,谁先去洗澡,谁就获得选书的资格。两个孩子都被她养成了小书迷,所以大宝听完,马上就从床上弹起来,当场开始脱衣服。二宝眼看要输,立马往浴室跑,一边跑一边脱裤子。她老公目睹全过程都惊呆了,她则在一旁打趣:只要涉及指标、资格,人类就热衷于搞竞争。朋友的话虽然带着不少的调侃,但是细品起来,确实是提升孩子内驱力的“金句”。身边很多家庭,遇到孩子不配合的事情,经常会反复催促,如果催促无果,很可能就开始吼孩子了。可吼骂、高压,往往都是一时起效,过后孩子容易更叛逆。只有让孩子自己愿意主动去做,他们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其实关于内驱力的事儿,咱们之前有讲过,但很多妈妈还是觉得不太会操作。今天咱们就多结合一些实例,跟大家详细说说怎么让孩子更有内驱力。图片来源:电影《少年时代》01想培养孩子内驱力就要让孩子有自信力我特别认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一个观点: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对成功的信心,在现实中也经常取得成功。我们希望孩子对世界保持好奇,对学习新知识有发自内心的渴望,就必须让孩子自己相信自己,这才是他能驱动自己的前提。曾经介绍过一位父亲蔡笑晚,他有6个孩子,其中5个是博士,1个硕士,每个子女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他自己总结教育经验的时候,就足足说了10条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1.尊重孩子。在他家里,任何跟孩子有关的事情,都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即使他和妻子认为不正确,也会给出诚恳的建议,从不粗暴否定。2.让孩子带路。每次出门,不管是拜访亲友还是外出旅游,总是让孩子走在前头,为父母带路。3.除非对号入座,一律挑最前面的位置坐。4.经常有意识地与孩子争论问题。自己站在错误的立场上,让孩子在争论中取胜,然后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千万不能老是让孩子输,更不能在日常生活的争论中以大压小,让孩子难堪。5.练习当众发言,培养孩子当众辩论的能力。6.经常练习正视别人,用有力的目光注视对方,并且保持笑容。7.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昂首挺胸,两眼看向远方,经常有意识地把走路速度加快。8.经常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殊人物,将来必定有出息。这样能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对自己也会有较严格的要求,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确实有很重要的作用。9.即使遇到重大的失败,如高考落榜,也不能用严厉教训或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相反,应该加以特别的关怀和安慰,还要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并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行开导,使孩子相信有时坏事会变成好事……10.尽量找出孩子的优点,给与积极的鼓励。这10条内容,既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实际操作方法,也是培养孩子内驱力的很好参考。父母的打压、责骂,只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糟糕,很容易产生我就是一个笨蛋,我就是无药可救的心理。我们给孩子尊重、给孩子自信、给孩子鼓励,他才会在内心有无尽的力量。当他面对挫折和困境,也能想方法去克服。一个有自信的孩子,才会成为有内驱力的孩子。02想培养孩子内驱力还要让事情变得有吸引力相声演员于谦在节目里聊到自己对儿子的教育,他说儿子小的时候,如果什么事儿做得好,他就会表扬孩子:“哎呦,你这个事儿做得可真棒,将来肯定得送你上幼儿园……”结果他把孩子真正送到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特别高兴,半年多了才明白过来。旁边的嘉宾谢楠被逗得发笑:孩子肯定很骄傲,觉得我棒棒的,我才能上幼儿园。还感慨:孩子们走过最深的路,就是父母的套路。我看这段的时候,特别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看到。因为于谦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了期待,孩子把能去幼儿园当成是一种奖励。所以他上学会非常积极,产生入园焦虑的这种概率也会小很多。生活中常听到很多父母、老人会对孩子说:你也就开心这几年,等你上学之后,就没有这么自由了。(让孩子感觉,上小学是特别辛苦的事情)你这才到哪儿,等你小升初的时候,有你累的时候。(让孩子感觉,学习会越来越辛苦)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考试再错看我怎么收拾你。(让孩子害怕考试,害怕做题):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sj/1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