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落地,杭州全面拥江

宁波或成长三角经济中心,仅次深圳

重大战略机遇,独家深度分析

为浙江发展闯关,为全国改革探路,开放创新是浙江的唯一选择。当前,浙江正集结一切优势资源,统筹能协调的所有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决心,建设宁波,发展宁波。未来,浙江将以“双城记”为核心,杭州和宁波同步建设世界名城。中国正东方,宁波都市圈华丽绽放;龙头城市宁波,将迈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崛起为长三角经济中心!

港城通天下,浙江共此时。

宁波繁华·三江口

点击阅读近期系列重磅文章:1、谁将大扩张?浙江11市市辖区发展指数排名:杭甬出击,温州蓄势2、全面升格,覆盖超万人!这一地区引爆浙江,50%版图仅10%GDP

后续本君将重磅解读杭州各区及绍兴、湖州趋势。本信息仅供参考;观察君近期工作较多,发文较缓,望大家理解。

做大做强杭州,确保有一个超级核心,是浙江在都市时代保持竞争力的必然。从本质上讲,构建世界级宁波都市圈,与主核杭州恰恰相辅相成。一带一路是决定国家命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大计,宁波拥有的战略区位、超然底蕴和澎湃活力,是其得以垂青的根本。未来,双圈联动,浙江发展更上层楼。

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意义和价值比肩特区。不久前发布的《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年)》,明确提升杭州和宁波两大极核。近期召开的世界油商大会,让舟山自贸区再度吸引世界眼球。更早之前,宁波都市圈的宁波、台州均被列入城市设计试点。省委党代会提出大湾区战略后,台州率先全省谋划布局,全力拥抱“大湾区时代”。

精准认识宁波,不妨先看其格局;其位于我国南北联通的战略交汇点:

宁波区位图

深圳固然繁华创新,但文化影响不够深厚;青岛风光秀美,实力强劲却民富不高;大连,受周边地缘影响,重振雄风尚需时日;往南的厦门,区划面积与腹地注定其可雄霸一方却无法平定天下。唯以宁波为核心的宁波都市圈,是最好的选择。在成功构建杭州超级都市圈,发力宁波超级都市圈,已成浙江的最大形势。

宁波都市圈拥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自贸区等资源。圈内城市舟山,愿景是对标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千年前,丝绸之路以贸易之力开启中华文明的世界荣耀。如今,宁波都市区,将以宁波、舟山、台州合力,重启中国的世界级大国时代;一带一路是中国最顶级的国家战略。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支持台州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全省重点湾区互联互通,推进沿海大平台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

宁波都市圈,就是形势。

舟山大海应志波摄影

很多人会惊艳于阿里巴巴的崛起,却忽视了宁波都市圈的吉利汽车;吉利总部在杭州,其主要生产基地在宁波都市圈,年年营业额突破亿,浙江第一。

过去,深圳为改革开放探路;现今,无数个自贸区在重新探索开放模式;未来,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将与雄安新区一起,为中国再度强盛扛起大旗。

不是所有人,都能见证一个时代的伟大。从到,跨越四分之一个世纪,置宁波于中国和世界大格局,观察君系统性剖析这座充满希望,也必然成功的城市。

见证过去,更预见未来。

对标杭州

宁波发展活力十足

低调,不意味着缺乏实力。

很多人认为宁波的人才数量不如杭州,其实不然,年杭州人才总量达到万人左右,宁波人才总量在万人左右,宁波人才的每万人占比要高于杭州,这是在宁波高教实力远低于杭州的情况下实现的。

应志波摄影

再把杭州和宁波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

数据显示,宁波与杭州的经济经济比值在83%左右,这持续到年,期间变化不大。但财政收入在5年开始突然出现下降,到之间,均维持在94%左右,直到年再次出现下降。这并非宁波的问题,青岛等城市财政收入都出现增速下降,这是系列减税政策起作用,受惠最大的是第二产业。

与国内其他城市比,80%的比例很正常:年南充(四川第二大城市)GDP.7亿,是成都.86亿的26.3%;到年,南充亿只有成都亿的13%。年佛山GDP为深圳GDP的57%,年为44%,相对降幅远超宁波之余杭州。

但宁波也要看到差距。未来,需以更高视角,更大手笔区规划,才能让龙头名副其实。简单对比宁波与附近城市这5年发展:

相对省内城市而言,宁波谈不上优秀,但成绩尚可。浙江的发展,整体来说非常同步。杭州与宁波的差距,在年左右才真正体现:

年,杭州发布《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大产业,当年文化创意列十大产业之首。后来,在阿里等带动下,信息经济异军突起,年杭州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85亿元,占全市GDP的23%;到年,这一比例达到24.3%,再创新高。

发展,要对标先进。

对标计划单列

宁波潜力仅次深圳

昨天,即墨撤县设区正式公布,青岛将更好地发挥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厦门刚举办过金砖国家会议;深圳自不必多言,时刻耀眼。

城市的发展,是你追我赶的过程,对比五大计划单列市:

从经济规模到资金总量,宁波基本上处于中等梯队。部分指标弱于深圳、青岛,但也有指标如财政收入排名第二。

看固定资产投资:

这也突出了宁波的核心问题,宁波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增速较慢,排名第四,是严重的弱项,最直接的感触是城市建设慢,缺乏足够有力的大手笔。

再对比旅游数据(反映城市受欢迎度):

在旅游名气上,宁波可以说这几座城最弱,核心主城无5A景区,缺乏大型游乐设施,但宁波的游客数量和收入却排名第一。唯一不足的是,与深圳相比入境游客偏少。

再说教育,宁波基础教育水平高,镇海中学闻名全国。有人认为宁波大学并不成功,简单对比: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创办于年;厦门大学创办于年;大连理工大学创办于年,是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而宁波大学才创办于年,亦非和高校;也不具备类似深圳的特区教育条件。

宁波天一广场

如今情况正在变化。就在今天,宁波大学正式入选“双一流”大学,未来将向向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浙大也将在宁波建校区。

厚积薄发,值得期待。

湾区向南

浙江的战略性决定

敢想,才会有可能。

浙江系列大手笔,已明确趋势。当年建设深圳,是为承接香港影响。16年前香港GDP总量是深圳7倍,今天,深圳几乎逼平香港,香港甚至喊出“对标深圳,建设科创中心”的口号。当初杭州建设钱江新城,几乎无人看好;西湖免费被批为败家子。如今,钱塘江两岸繁华璀璨,西湖的游人如织,一切自明。

宁波·南部商务区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而环杭州湾大湾区尚停留在浙江提出,江苏上海支持的阶段。下一时期,须获国家支持,才能在发展上有更加实质性的突破,这存在必然逻辑。

来看数据:

再来看粤港澳:

对于湾区来说,两边发展的平衡度非常重要。粤港澳大湾区东区为核心区,经济比重为76.76,西区位23.,港珠澳跨海大桥的通行费高于杭州湾跨海大桥,东西差距十分巨大。环杭州湾大湾区南翼占据经济比重为74.4,北翼为25.59。客观来说,南北融合最大的问题就是两地发展不均衡,否则湾区意义不大。

浙江要在湾区建设上加快进度,推进南北平衡是重要捷径,也是对比粤港澳的优势。当下,大力发展宁波都市圈,已成浙江必然方向。过去,上海与江苏关系亲近;如今,全面转向,对浙江提出的大湾区表达认可,上海的科创中心和航运中心,都在环杭州湾湾区周围布局。

从京津冀建设雄安新区,到港珠澳跨海大桥,再到杭州拥江:向南,几乎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方向。

月湖公园

从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水平”是浙江发展的核心词。

宁波发展也必须高水平。

都市区建设

宁波都市圈愈加强大

都市浙江,显现新变化。

年发布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明确:杭州都市区范围包括杭州市域、安吉、德清、桐乡、海宁以及绍兴市部分区域。宁波都市区范围包括宁波市域及舟山部分区域,协调范围增加三门县域。温州都市区范围包括温州市域、协调范围增加玉环县域、温岭市域、青田县域以及福建宁德地区。

不断发展的宁波

杭州不必多言,运用好了省会的天时地利人和。海宁:从浙江大学海宁校区到杭海城际铁路,海宁毋庸置疑接受杭州的辐射,已把“接沪融杭”变成“融杭接沪”。诸暨去年8月提出全方面对接杭州都市区,《浙江省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远期规划包括了杭州至诸暨的S1号线。

宁波的融合,基本也算成功;比如,舟山有良港缺资金,宁波有资金但是港口规模有限,经过艰难谈判,浙江推动两港联合,成立“宁波—舟山港”。目前,宁波舟山港是全国乃至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承担了长江经济带45%的铁矿石、90%以上的油品中转量、1/3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是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不仅舟山,台州也在跟进:

远望三江口

7月4日,台州市委书记王昌荣率领台州市党政代表团来甬考察。当时唐书记指出:甬台之间山水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尤其是同属宁波都市圈,合作交流基础深厚、前景广阔。

台州市委书记回应,宁波和台州同属宁波都市圈,宁波是龙头,台州是重要组成部分,两市的发展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台州将积极融入宁波都市圈,主动学习宁波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与宁波的战略合作,推动两市共同繁荣发展。

浙江省航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到年争取实现浙江航空制造业产值亿元,通航运营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亿元,打造全国领先的航空制造高地、全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目前,宁波都市圈航空制造业蓄势待发,已成功引进波音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台州无人机等重大项目。

椒江市区

同时,宁波入选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根据计划,宁波机场三期建设工程预计将于年底竣工。年,设计旅客吞吐量超千万的T2航站楼将正式启用,预计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届时将扭转宁波空港发展滞后局面。

宁波,正在集齐发展原动力。

综合试验区

省委市委不谋而合

快马加鞭,一触即发。

5月17日,宁波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研究核心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重要讲话精神,会上提出要主动复制自贸区创新成果。宁波过去曾与舟山联合申报自贸区,也非常期望有国家级新区。在这个关键时刻,唐一军书记创造性的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

“十三五”时期海曙区空间结构图

这是伟大的开创之举,毕竟,11个自贸区中,浙江是大省中罕见的自贸区唯一区块的省份;即便是国家级新区,也有19个。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其战略价值意义远超两者,且涉及范围更广。宁波的目标十分高远,还要提出努力建成“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

特别说明下,此时唐一军已是浙江省委副书记。表态分量完全不同于普通市委书记表态,毕竟,宁波市委书记未有担任过浙江省委副书记的先例,相当于是浙江省委的表态。8天之后的5月25日上午,唐书记在再度表态。

6月6日,车俊书记全局阐述了宁波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作用,并用了“积极谋划”这个词,同时提到“产业国际合作”。两天后,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会在宁波举行,袁家军省长再次提到“谋划”一词。这足以说明,宁波在“一带一路”的地位和担当,已成为全省的重要战略抓手。

宁波博物馆

6月9日,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论坛上,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袁家军,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不约而同地将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放入致辞,向前来的中东欧16国的政商官员、代表宣布。

从宁波市,到浙江省,再到向世界宣布,宁波的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已经板上钉钉。随后的7月11日,宁波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建设;8月23日至8月31日,车俊书记率团在美国、挪威、瑞典三国访问,推动各国参与“一带一路”,与先前对宁波的期望一致,车俊书记还专门前往波音总部商谈深化合作事宜。

5天后的9月5日,省政府批复宁波一带一路综试区,距离提出,正好过了天。

石破天惊,世界级宁波起点。

世界宁波

开放浙江帆起

几大发展趋势分析判断

大时代,大机遇。

当前,环杭州湾向南发展是大势所趋,杭州也从“跨江”到“拥江”的跨越。可以说,从国家到浙江省,对宁波拥有无与伦比的期待。在央视超级大片《还在今朝》中,浙江率先出境,宁波都市圈相当亮眼。

未来,宁波将以梅山新区为核心载体,以港口互联互通、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科技合作、金融保险服务、人文交流为重点,举全市之力,全方位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

跨海大桥

浙江的发展,必须是杭甬双核。宁波在海洋经济,长江出海口等战略位置,均无可替代。从历史来看,宁波对世界的影响,丝毫不逊于杭州。本君对于宁波大趋势,做出以下判定:

1、浙江经济中心向南不可避免

未来,浙江会越来越多的向南发展。浙江经济在完成全面北上后,以钱塘江、杭州湾为对称轴的南下,不可避免。宁波将成为长三角智造中心,宁波的经济体量将逐步能与杭州比肩。

2、宁波城市建设将全面提速

舟山·千帆竞逐

以东部新城为核心的宁波城市建设,将全面提速;宁波将快速推进大工程,东钱湖、慈城等将逐步成为主城。宁波或推动经济改革,出台新机制新方法;宁波作为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将发挥更大价值。

3、环杭州湾大湾区或写入国家规划

规划如何写,需综合判断。大湾区的主体是浙江,长三角第一经济中心是上海,大湾区也离不开江苏鼎力支持。就当前而言,把宁波真正发展好,做大做强,成为浙江建设湾区的必然选择。未来,开放的宁波将成为中国对外联通的枢纽,海上丝路贸易指数影响将全面扩大,宁波将更多亮相国际舞台。

4、宁波都市圈将联动增强

年,舟山市地区生产总值.51亿元,增长11.3%,增速列浙江省各市首位,人均GDP也突破10万元大关。作为国家新区,舟山未来的发展仍然极大空间和作为。未来宁波通过铁路,轻轨等,与台州、舟山等在交通、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上,都会有更多联动。

辉煌未来

当前,宁波的城市扩张还有很大潜力。以人口计算,年宁波全市常住人口.5万人,象山52.5万人,宁海68.1万人,余姚.6万人,慈溪.1万人;市区只有一半的人口。

未来,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将对接国家战略、发挥宁波优势,本君满怀信心。也深信在省委不断的大决策,大手笔的带动下,宁波发展必然新上台阶,宁波经济必有新的突破。

宁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如今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将继续绽放精彩。未来,宁波将以建设国际港口名城的雄心壮志,确保建好“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带动都市圈全面升级。

期待,加油!

本文系观察君独家原创文章。观察君尽可能核实信息,欢迎大家纠错;欢迎大家分享拍砖纠偏。其他







































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yh/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