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学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属重点大学,杭州大学校址在著名的文化旅游城杭州市,濒临风景秀丽的西子湖,年9月,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

杭州大学的实力早早就显露出来,第一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杭大获批工业心理学二级国重,当今心理学最强的北师大当年一个有关心理学的重点学科都没有,杭大实力可见一斑。

杭州大学历史悠久。前身最早是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后来求是书院于1928演变为国立浙江大学,育英书院于1914年沿革为私立之江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文理学院与解放后创办的浙江师范专科学校、俄文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该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5月3日为校庆日。

至院校合并前,杭州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比较雄厚,综合实力较强,总体水平较高,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文、理、商、法、工管学科齐全、体系完整的综合性大学。现设有13个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与经贸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旅游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乡镇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个分校:义乌分校;28个系:中文系、历史系、哲学与社会学系、新闻系、外语系、经济系、金融系、国际经贸系、财政与会计系、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系、工商管理、法律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教育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物理系、化学科学与技术系、环境科学系、生物学系、生物工程系、生物医药学系、资源与海洋工程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心理学系、体育系、电子工程系、区域与城市科学系等。学科门类涵盖文、史、哲、理、经、法、工、教育八大类,有全日制学生8500余人。学校还设有大学外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政治理论等4个教学部,成人教育学员5500人。

杭州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13个,硕士点61个,博士生导师41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试点单位。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目前在校就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700多人,国内访问学者、博士后45人。

杭州大学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8人,教授164人,副教授509人,讲师584人。教师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4人,国家教委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1人,受到国家级表彰42人(次),担任国际学术组织领导工作的49人,有165位教授、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杭州大学经过艰苦创业,发展很快,面貌日新月异,为国家输送了5万多名建设人才,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1996年9月学校通过了国家教委“211工程”主管部门预评审,正式进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

杭大校友回忆之一:

在和校友交流的过程中,原杭州大学的校友给人印象特别深刻。

事件1.一次碰到一杭州大学校友,得知对方是杭大毕业后,我称呼对方学长。该校友非常敏感地说,“我不是浙大校友,我是杭大的”。

事件2.一个杭大校友动情的回忆,说一次几个校友在酒吧聚会,酒至正酣,一个人站起来大喊一声“让我们为杭大干一杯”!结果酒吧里站起了一大片人,大声喊“干杯”!

事件3.一个企业家校友校友在微博说谈浙大校友,他的朋友回复说,你是杭州大学的,怎么说是浙大校友?

接触的杭大校友越多,这种感受就越深,杭大校友是非常有个性的,他们对杭州大学的自我认同感非常强烈,一部分杭州大学校友对于浙大校友这个概念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其实在其他很多地区,由于浙农大、浙医大、杭大校友数量较少,四校本身同根同源,浙大和其他三校的校友会一直都是一起活动的。比如在无锡,早在20年前校友会成立之初,就和其他三校一起组织校友活动。在杭杭州大学校友的这种情感,我个人是非常理解并且认同的。我分析有以下几点决定了杭大校友的情感:

1.在合并前,杭州大写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知名度,96年通过审核。工业心理学、教育学、古典文献等学科在国内名列前茅。学校的知名度形成了校友们的认同感。

2.作为以文史哲见长的学校,校友多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对于四校合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合并后,客观上造成了部分优秀师资的流失,西溪校区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教学基地,且部分地块被用作商业开发,学校失去了往日杭大的风貌,一定程度伤害了杭大校友的情感。

4.客观上说,四校合并后,浙江大学并没有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杭州大学的人文精神,浙大相对比较保守,比如杭州校友会曾经邀请过闾丘露薇到浙大演讲,被禁。杭州校友会曾经邀请傅国涌先生和校友交流,被禁。和清华北大经常有李敖、龙应台等人物的演讲相比,浙大在人文精神方面非常欠缺。傅国涌曾经以嘉宾出席中国排名第一的环保公益组织阿拉善的理事会,也为交大EMBA班上课,还参与湖南教育电视台的《湖湘讲堂》栏目的录制,这样的人不能作为校友会活动嘉宾,让人难以理解。如此缺乏人文精神的浙大,相信很难赢得大部分杭大校友的认同。

但是对于杭州大学的校友来说,四校的确同根同源,而且现在的合并也是一个事实。作为杭州大学的校友,情感上需要一个可依托的平台,浙江大学校友总会以及其多个全球的各地校友联谊组织,无疑是最好的载体。对于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校友总会来说,要正视杭州大学校友的情感和诉求,毕竟曾经长达四十年的分离。浙江大学应该充分继承并进一步发扬杭州大学的人文精神,把人文学院做大做强,这样才是对杭州大学和杭大校友最好的交代。在校友层面可以适当支持搞一些以杭大校友为主体的组织,进一步增强杭州大学校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

杭州大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校友,特别在企业界、媒体界和政界,有很多人都是业界翘楚。让人遗憾的是很多杭州大学优秀校友没有参与并融入到浙江大学校友大平台中来,如果能得到这些校友对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校友平台的真正认同,对于浙江大学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促进。

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理事会包括四校毕业的校友代表,其中华晔宇、王卫忠、张奇志、高政、吕建明、蒋峰等人都是杭州大学校友。

杭大校友回忆之二:

沿路边杨树西行五百米,过西溪河,就到了我的母校杭州大学(98年改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来文三路工作三个月了,每天中午都有两小时的空闲,母校我却只回过两三趟,每次都是到学校的食堂用餐,饭罢即去。

抬足便到,为何不去,非懒,是有点怕。今天饭后无事,天落着小雨,适合怀旧。明日将回故乡,回乡之前先去看看母校。

从北门入,入门右手即是我的宿舍楼。站在大桐树下,仰看房间,只见窗外挂着几件裙衫,这白的青的裙衫多像我当年留在那里的几个好梦。我想上楼看看我住了四年的床位如今住着怎样的一个林黛玉,看楼人换了,不许我登楼作赋。

过四食堂前的紫藤架,过旧运动馆前的丁香树,当年我听文学讲座、上钢琴课的“艺术沙龙”现成了一家公司的办公地。“艺术沙龙”对面,是杭大有名的小西湖,旧时湖岸一天到晚都是看书人,我常常是早起到湖边读英语,午后看小说,傍晚时分在“育英亭”前等那只翠鸟。“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此时的小西湖并没有“潦水尽而寒潭清”,一潭黑水了。岸边的石椅也多半残破。“育英亭”外的几丛结香,当时只及我的腰,如今远远高过我的头了。

过计算机楼、外语楼,到西四历史楼后面的废园。废园这名字是我起的,当年少有人来,我喜其幽静、芜而不乱,常独自到园中读书,并把当时写的一些东西结集为《废园手记》。这次来,先是几棵紫藤把入口封了个严实,园中的小径长满了荒草,一片又一片的鸟粪白。好不容易进了园子,蚊声如雷,想小坐片刻也不行。

到竺园。竺园系图书馆与南门间的一片园林,有草地,有高低的樟树、桂树、松柏、海棠和水杉,有寒竹幽径,假山流泉,有松鼠和野鸟,园子四周是灌木围成的栅栏。从南门一进学校,见竺园之静,顿感市井已远,当安心读书了。这一带,是当年学校留人最多的地方:白天夜晚,草上树下,男女学生不断如流水,看书的,恋爱的,弹吉他唱歌的,看月怀乡的,曝胸中诗书兼看远山的……今天风景大致如当年,但给我的印象是,旧主已去,新来者不像主人。

出竺园,到东二教学楼,一楼曾为我系学生会所在,昔日我为系报《城科》主编,日夜出没此处,今天幻成一家儿童读物出版公司了。出楼向东,是当年的女生宿舍区,第一幢(四幢)的房间住的就是我班女生,当年楼下一喊,即有几颗美丽的脑袋探出窗外。校园风物种种,记忆中最美的就是这一带,一想起,便感觉眼前百花盛开,好一个姹紫嫣红开遍!可惜,“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今后,再想起这个地方,恐怕压到眼前的只是这片废墟了吧,这也算得上我害怕来学校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大概是怕遇见当年的老师,那时不用功读书,学业无成,愧对他们的苦心;浮世几年,虽不致于给母校抹黑,也没增添什么光彩;此时走在学校,颇有点浪子回头的意味,浪子的悔是最真的,心也是最可哀的。

校园不大,不到一小时,想看的地方都看过了。碰到的人不少,无不行色匆匆。

一句话,这不是我的学校了。可恨啊,好好一个读书的天堂,却被某些人弄成了商贾劫财之地!向秀在《思旧赋并序》中写道:“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我也很想写篇赋来寄托我的一点点悲哀,却写不出,只好埋在心里了。

如果杭大没有被合并,到如今也确实能令人浮想联翩,至少对于浙江学子而言,多了一所可选择的好学校。

打赏支持老杭大







































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yh/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