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景演艺旅游资源时空格局研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思维的灌注,文化旅游的兴起,以自然人文景观为舞台,以当地文化为内容,注重游客参与的实景演艺日益成为游客体验选择的重要内容,以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最前沿。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与多元民族文化并存,孕育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实景演艺作为跨界融合(旅游+演艺+科技)的旅游资源类型,在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年《印象·刘三姐》实景演艺推出后迅速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是中国实景演艺发展的重要标志,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旅游资源形式,曾被《纽约时报》喻为“中国式山水狂想”。此后实景演艺的发展受到了政界、业界、学界的积极响应。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发展,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从国家层面强化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年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后,文化部门作为文化艺术创作主管部门,必将进一步促进旅游演艺的发展。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步升级的大背景下,以上一系列事件触发了中国实景演艺加速发展,形成了《又见》《印象》《千古情》等多元化演艺品牌,打造了实景演艺的产业链,实现了旅游产业链的升级与延伸。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处于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时期,旅游活动的开展越来越突出文化性和体验性。实景演艺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全域旅游(夜间经济)、旅游小镇、文化旅游、旅游扶贫(大型实景演艺演员数量-人不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当地居民)发展背景下扮演着重要角色。 实景演艺旅游资源(Real-scenePerformingArtTourismResource,RPATR)的概念尚未达成统一。《实景演出服务规范》(GB/T.1-)中将RPATR定义为,“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场地和背景,有鲜明的情景主题、固定的场所和演出时间的露天或半露天的文艺演出”。结合前人研究经验和实践,RPATR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演出舞台或背景;二是驻场常态化演出。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达,一些剧院通过高新技术、以全景环绕的演出方式,在剧院内再现当地自然、历史、人文景观,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诸如山西省《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驻场常态化沉浸式情境演出也属于RPATR的范畴。 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从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角开展旅游演艺方面的研究,研究主题集中于探讨旅游演艺的内涵、产生的影响、管理与发展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开始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sihouz.com/hzxpyh/4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杭州美食街餐厨垃圾该谁管有关部门回应本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